“江蘇制造業規模已連續8年位居全國首位,智能制造發展水平處于第一方陣。”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智能車間是江蘇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突破口,以“智能+”推動江蘇制造業轉型升級具有良好基礎。截至去年底,江蘇累計創建省級示范智能車間728家,分布于以新能源、裝備制造和電子信息產業為重點的26個行業中。
融合新能源產業,“智能+”培育小鎮新動能
在江蘇鎮江句容綠色新能源小鎮的會客廳里,放著一本費孝通的《江村經濟》,書中“通過引進科學的生產技術和組織以合作為原則的新工業,來復興鄉村經濟”,是歷經70年歲月沉淀而仍最具智慧的觀點之一。作為赤水湖畔的江南農村,句容綠色新能源小鎮是這么收藏記錄的,也是這么探索嘗試的——
3000平方米的太陽能光伏組件生產車間里,自動化生產線高速運轉,機械移載機左右騰挪。一塊電池板從材料入庫到包裝出庫的工藝流程涵蓋了自動焊接、粘貼玻璃膠膜、高溫高壓抽真空、自動修邊等近20道工藝流程。然而在智能機器人的協助下,每一塊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周期只需約26秒。“以往每條生產線要25人,現在只用6人?!痹撥囬g負責人之一、協鑫集團制造部經理莊益春介紹,現在的產線工人只需在智能中控平臺上觀察自動流水線是否正常運轉。
從事光伏產業十多年,莊益春告訴記者,記憶中人聲鼎沸的車間因為工業4.0的到來,變得有點冷清?!暗请S著機器人的介入,效率越來越高?!鼻f益春說,車間是在去年底完成建設并投入生產的。工廠在設計建設之初就考慮到人工成本的增長,運用了大量的機器人及自動化設備代替人工操作,約80萬一臺的玻璃移載機器人一個車間就有14臺?!斑@樣的一臺機器人工作一天相當于3個工人工作兩天,機器人不會出現錯誤也不會疲勞。”高度智能機械化的生產不僅節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還可將節省的成本用于產品的研發,保持其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據了解,總投資14.63億元的協鑫智能組件項目是小鎮率先投入的支柱產業,項目致力于打造集科研開發、生產配套、市場營銷、信息集成于一體的現代化光伏智能開發研制基地。未來小鎮產業布局方面將以光伏組件及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鏈為主攻方向,完善相關產業鏈上下游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