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來,三亞努力在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中打造標桿,通過營商環境的優化與制度創新,培育新動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旅游產業不斷提質升級,現代服務業日益繁榮,文化、體育、會展等產業活力涌現;崖州灣科技城的建設,讓這座千年古城,走在了科技的前沿和創新的風口。
加快產業轉型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7月18日,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項目(第五批)集中開工和簽約三亞分會場活動在三亞大悅城環球中央項目現場舉行,這標志著三亞中心商務區(CBD)建設正式破土動工。當天開工的10個項目,主要圍繞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等領域,表明了三亞下一階段經濟發展的主要陣地。
同時,三亞與中央財經大學和大家保險集團等11家高校及企業的簽約儀式,項目涉及總部經濟、大宗商品交易、金融、高新技術、航空、醫療、教育、人力資源等重點領域,合作內容達35項,計劃總投資超100億元,無不符合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中對三亞的定位。
繼騰訊、商湯科技等國際新一代人工智能(AI)開放創新平臺企業入駐后,AI產業領軍企業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醫療AI企業——北京推想科技有限公司也將落戶三亞,打造科技創新新高地。
互聯網激發三亞經濟發展新活力。騰訊云、京東、酷秀集團等知名互聯網企業及國際離岸創新中心、三亞國際人才工作站等組織先后入駐三亞市高新技術產業園互聯網信息產業基地,高增值、高附加值企業聚集地正在形成。
同時,高端人才帶動科技創新、以科技創新促進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聚集人才團隊。《三亞市扶持互聯網產業發展實施意見》《三亞市互聯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政策出臺,將以最優質、最高效、最便捷的服務,滋養人才發展的沃土。三亞市高新技術產業園相關負責人介紹,預計2022年,園區將聚集人才5000人,其中包括50名國內一流的互聯網產業精英人才。
“海陸空”產業體系不斷完善,成為三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中船重工、中船工業、中科院深海所、中科院南海所已入駐深海科技城,上海交大、中國海洋大學已明確入駐大學城。三亞遙感信息產業園入園單位主要涉及航空航天、海洋科技、衛星遙感、科技展覽、智能終端科技等多種行業,企業計劃資本投資在幾十萬元至10億元不等。
“隆平高科(三亞)海外種業研發有限公司先后在菲律賓、印度等地建立7個育種站;在印度尼西亞北蘇拉威西省美娜多建立西甜瓜科研基地……”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三亞正在積極推動南繁產業走出去,打造面向東南亞國家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培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