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氫能暨新能源汽車產業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成都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3年)》(以下簡稱《規劃》),到2023年,成都市氫能產業力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00億元,建設全國知名的氫能產業高端裝備制造基地。
《規劃》提出,到2023年,全市氫能產業力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00億元。培育從事氫能相關業務企業100戶,其中百億以上企業1—2戶、50億以上企業2—3戶,初步建立健全覆蓋全市、輻射全省的氫能產業體系,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及產業配套能力,建設全國知名的氫能產業高端裝備制造基地。
重點開展燃料電池電堆及動力系統、氫氣儲運與加注等關鍵技術協同攻關。到2023年,力爭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電堆體積功率密度達到3.5千瓦/升,冷啟動溫度達到零下30攝氏度以下;車載燃料電池系統壽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成本大幅下降;車載高壓儲氫及加注壓力達到70兆帕。打造全國領先的氫能產業核心技術創新高地。
到2023年,全市在客車、物流車、環衛車、出租車、公務車、共享汽車等領域推廣應用燃料電池汽車2000輛以上;建設燃料電池有軌電車示范線2條,示范線路總長30公里以上;燃料電池在無人機、分布式能源、船舶、各類電源等領域開展示范應用;建設覆蓋全域成都的加氫站30座以上,形成以成都平原為中心,輻射全省的氫能綜合交通網絡;“氫生活”理念融入大眾生活,將成都塑造成為全國氫能產業示范應用標桿城市。
在布局上,將貫徹“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發展戰略,在龍泉驛區(成都經開區)、郫都區、新津縣、新都區、高新區(西區)、彭州市、雙流區、金堂縣、邛崍市九個區域規劃打造氫能產業功能區(包含五個專業制造產業園、一個氫能產業新城、一個綠色氫都),形成“五園一城一都”的氫能全產業鏈空間布局新格局。
其中,一城(氫能產業新城)將依托龍泉驛區(成都經開區),打造“兩基地、一高地、一中心”,建設融生產、生活、生態于一體的氫能產業新城,重點發展燃料電池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研發與制造,打造全國知名的氫能產業高端裝備制造基地。同時,推進加氫站示范建設,開展燃料電池公交車、物流車、轎車等整車產品示范運營,打造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中心。
一都(綠色氫都)將依托郫都區,打造集研發、制造與示范應用于一體的“綠色氫都”。重點發展燃料電池公交車、環衛車、燃料電池及其關鍵零部件,以及氫氣制備、儲運、加注設備研發與制造。重點推進燃料電池公交車、物流車等整車產品示范應用,探索氫能在儲能、醫學等領域的示范應用;加快推進加氫站及氫能配套設施建設,構建氫能多元示范應用場景,打造全國氫能產業示范應用標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