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省創新型(試點)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數量分別達到10家、250家、600家、1000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2件,并建成科技企業孵化器25家、眾創空間40家。
位于閩侯青口的福建奔馳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在保持原有產能的基礎上,新投資14億元引進新型多功能商務車生產線,產品上月投放市場迅速受到青睞。記者黃立新攝建設更具實力、更富活力、更有魅力的現代化新福州,加快轉型升級,是實現新常態下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不二選擇。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海絲核心區、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4個國家戰略交匯疊加,點燃了福州發展的“加速引擎”。今天的福州,正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創造出新的奇跡。
集聚新動能,向高附加值服務業態要效益
福州的現代服務業從沒有像今天這樣突飛猛進:商業貿易、商務服務、金融、物流、科技服務、軟件開發、旅游綜合開發等產業集聚區多點開花,布局合理、功能特色鮮明、輻射力強;擁有國家級電商產業基地——海峽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及多個電商園區;列入國家跨境電商試點城市;啟用福州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服務業是經濟增長的主動力。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福州深入實施城區產業“退二進三”“騰籠換鳥”戰略,積極引導現代服務業向中心城區、先進制造業集中區域集聚,向高附加值、高帶動性的服務業態要發展效益。
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現代物流、文化創意、旅游會展、服務外包、總部經濟等新型服務業態,正成為福州重點發展對象。以電子商務為例,近年來,福州市通過頂層設計制度、營造環境、搭建平臺、樹立標桿等一系列舉措,讓電商發展環境日益完善。《加快推進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實施辦法(試行)》《福州市電子商務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等相繼出爐,助推電商產業發展。去年,全市電商交易額實現1146萬元,位居全省第三名。全市電商從業人員已超過14萬人。在自貿區的虹吸效應下,跨境電商發展風生水起,越來越多的跨境電商企業將目光聚焦福州。會展業作為經濟的“晴雨表”和行業發展的“風向標”,近年來在福州市發展態勢同樣喜人。“十二五”收官之年,福州全年展覽規模超過100萬平方米,創歷史新高,僅舉辦的國家級展覽和會議就達到11場之多。
“十三五”開局,福州會展業延續了此前的大好形勢,精彩會展一場接一場。繼第34屆中國國際體博會、第十八屆海交會之后,下個月,第十一屆中國(福州)國際漁業博覽會、第十一屆中國國際餐飲食品博覽會、第十四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將在榕舉辦。此外,下半年,有內貿第一展之稱的“第95屆中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全球行業展會規模之最”的“第52屆全國制藥機械博覽會”等也將登陸福州。這些會展不僅見證了福州市會展經濟迅猛發展,更為現代服務業高歌猛進蓄足發展后勁。新型服務業態發展迅速,助推福州市服務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翻開福州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成績單”,呈現一組組跳躍的數字:“十二五”期間,服務業增加值平均增速達10.76%,從2011年的1672.2億元提高到2015年的2700.92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8.1%;服務業吸納就業能力進一步增強,對財政收入的貢獻逐年提高,金融業在服務業中占比由12.75%上升到17.42%。現代服務業已然成為福州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和重要支柱。根據“十三五”規劃,未來5年,福州產業結構將進一步優化,服務業增加值占比將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