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華東理工大學在“青春才智助云品”全國大學生昆明暑期社會實踐專項活動前,與尋甸縣人民政府共同建立了電商創業孵化基地,通過盛元電商平臺開展人才培養孵化、產品包裝設計等技術服務,帶動尋甸創新創業,提升尋甸農副產品知名度。
“盛元電商充分發揮人才、技術、智力、服務運營等載體優勢,以就業為導向,以扶貧為基準,通過電商產業化發展模式來助推尋甸扶貧減貧,助力鄉村經濟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目標。”尋甸電商產業園負責人告訴記者,截至目前,華東理工大學已有500余名師生參與雙方項目合作。
“華東理工大學自2012年起,定點幫扶尋甸縣,主要進行農副產品銷售推廣、教育培訓、科技指導等工作。”華東理工大學負責人費鴻萍介紹,自合作以來,雙方共同商討打造“山水尋甸”IP,為尋甸電商平臺設計卡通形象,推出尋甸品牌;華東理工大學選派師生調研本地農特產品企業,幫助企業宣傳和銷售。“后續合作將從洋芋、鮮花餅等特色農產品品牌推廣、特色產業梳理、特色小鎮IP打造等方面著手,助力尋甸產業發展。”
合作過程中,盛元電商建立了學生實踐、實訓基地,開展人才培養孵化、企業咨詢服務、創業項目輸出等工作,華東理工大學也定期選派優秀導師進行專題培訓,共同解決尋甸縣農村電商發展中的技術難題,搭建精準扶貧的銷售平臺。尋甸電商產業園負責人說:“在以后的合作中,尋甸縣人民政府、盛元電商和華東理工大學三方將繼續在尋甸搭建的華東理工大學農特產品精準扶貧網絡銷售平臺基礎上,共同組建一批專業的技術團隊,從洋芋、牛肉等農特產品包裝設計、店鋪運營管理、產品供應鏈整合、宣傳推廣等方面助推農產品上行。”
此外,記者在尋甸電商產業園了解到,目前尋甸縣已建成139個鄉鎮(街道)、村(社區)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站。整合已建成的鄉鎮(街道)、村(社區)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站,提供貨物中轉、物流信息發布、快遞收發等服務,打通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到村的物流“瓶頸”,推動城鄉一體化配送,建立完善的城鄉物流配送體系,建立健全適應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需要的農村物流配送網絡,進一步促進農特產品銷售和推廣。(楊敏)
相關
華東理工與昆企合作開發云茶衍生品
日前,華東理工大學“普洱茶酥紅豆”暑期實踐團隊與石林十里香茶業有限公司正式達成合作意向,雙方共同打造精油等云茶衍生新產品,這意味著此前由昆明市主辦的“青春才智助云品,奮進建功新時代”的“三下鄉”活動再結碩果。
8月初,由昆明市人民政府聯合團中央青年發展部共同主辦的“青春才智助云品 奮進建功新時代”全國大學生昆明暑期社會實踐專項活動在昆啟動。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的50支暑期實踐隊伍齊聚昆明,為“云花‘+’品牌增值行動”“云茶‘x’生態集聚行動”“云果‘>’產業賦能行動”3個產業的發展獻才獻智,其中包括華理工“普洱茶酥紅豆”暑期實踐團隊。
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利民介紹,實踐團隊在圍繞“云茶‘x’生態集聚行動”的主題開展調研時欣喜地發現:茶樹是個大寶貝——茶葉可泡水喝、茶果能提取精油等,提取物可調制香水,制作各種云茶衍生新產品。在云南石林十里香茶業有限公司調研期間,實踐團隊成員冒雨在茶園采摘了1千克茶果,并快遞至華理工實驗室,兩天時間就成功提取了精油。
值得注意的是,“普洱茶酥紅豆”團隊的成員來自華理工商學院、化學學院、信息學院、材料學院等多學院多專業。他們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通力合作,在10天的社會實踐中高效率地完成了許多工作——除集體調研之外,化學學院學生在研究生的支持下迅速完成實驗,商學院學生撰寫與企業開展合作的計劃書,信息學院、材料學院的學生給予其他技術支持。此外,為了做好云茶產品宣傳,上述實踐團隊將云南石林十里香茶的故事畫成連環畫,還請藝術家做了包裝設計。
正是上述高效、務實的實踐活動,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學院精細化工系與石林十里香茶業有限公司開展了首輪商業洽談,便達成共識,并于8月5日簽訂了合作意向函。至此,一個校企合作的項目正式誕生了,又一個大學生“三下鄉”實踐活動結出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