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四川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指出,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著力解決建筑業產業結構不優、行業科技創新不足、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等突出問題,促進建筑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經省政府同意,提出此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指出,到2022年,龍頭骨干建筑企業競爭力帶動力明顯增強,新型建設組織實施方式和建造方式推進效果顯著。每個市(州)培育3至5家龍頭骨干建筑企業,年產值超過百億元的建筑企業15家以上,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30%,建筑業完成總產值達到1.8萬億元以上。
到2025年,建筑業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綠色建筑實現規模化發展。甲級建筑設計單位以及特級、一級建筑施工企業基本具備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應用能力。建筑業總產值達到2.5萬億元以上,年產值超過千億元的建筑企業2家。
到2035年,建筑業總產值、增加值等指標名列全國前茅,建筑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顯著提高,適應高質量發展的建筑產業工人隊伍基本形成,建筑業支柱產業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建筑業總產值占全國建筑業總產值6.5%以上,建筑業增加值占全省國內地區生產總值7%以上。
《實施意見》總共四大方面十八條措施。四川要全面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實施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建立完善裝配式建筑技術和標準體系,支持企業研究開發與裝配式建筑相關的技術、標準、工法。加強裝配式建筑質量安全監管,推行裝配式裝修,加大裝配式建筑推廣應用,加快形成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市場機制和發展環境。推進裝配式建筑試點城市和示范基地建設,在宜賓、廣安、甘孜、涼山等地開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試點。
積極推廣綠色建筑。堅持“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建筑方針,加強設計理念創新,注重空間布局、公共服務功能、資源節約利用、地域文化和諧共生,提升建筑品質和特色。制定完善綠色設計、綠色施工、綠色運營等標準規范和評價體系,在國有建設用地出讓地塊規劃條件或項目設計方案審查、初步設計中明確綠色建筑等級和技術要求,推動綠色建筑規模化發展。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倡導有條件的地方采用現代夯土技術建設綠色農村住房。推進新建商品住宅全裝修,提高全裝修成品住宅比例。推行綠色施工,加強建筑工地揚塵治理和噪音管控。大力發展和使用綠色建材,鼓勵支持建筑企業優先使用資源化利用工業固體廢棄物的綠色建材,提高綠色建材應用比例。到2022年,全省城鎮新建建筑60%達到綠色建筑標準,成都市所有城鎮新建建筑達到綠色建筑標準。
發展建筑業總部經濟。推動建筑業集群發展,制定土地、財政、員工住房和子女入學等相關優惠政策,吸引央企和省外優質建筑企業到我省設立總部或區域中心,為四川建筑業發展注入新活力。鼓勵建設建筑產業園區,推動建材生產、設計咨詢、建筑施工、教育培訓、市場信息服務、資金物流等要素部門、企業入駐產業園區,形成建筑業新的增長極。支持瀘州、達州等地設立建筑產業園區。
加快工程建設組織實施方式改革。政府和國有資金投資項目帶頭推行工程總承包、全過程工程咨詢等新型建設組織實施方式。完善工程總承包管理制度,工程總承包項目實行固定總價合同的,在工程結算和審核時,僅需對合同約定的變更調整部分和暫估價部分進行審核。加強工程總承包企業綜合能力培育,提高企業對工程總承包項目的管控能力和管理水平。鼓勵投資咨詢、招標代理、勘察、設計、監理、造價、項目管理企業采取聯合經營、并購重組等方式發展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建立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技術標準體系,制定全過程咨詢合同示范文本,完善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酬金計取方式,鼓勵建設單位根據咨詢服務節約的投資額對咨詢單位予以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