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房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見習期的同事,正在研究申領600元的租房補貼,特意派他去“假公濟私”采訪了東南青年匯的青年公寓。“真的很好,但是已經沒房了……”南京人才安居辦公室有部24小時的咨詢熱線,鈴聲此起彼伏。接聽電話說到喉嚨沙啞的小左,也是個畢業不久的年輕人,租住在2000元一月的單身公寓里。 采訪中,聽到一則令人唏噓的人才買房故事。一位南京引進B類人才,享受了“精準選房”,挑了一套南京南站的房子,卻遲遲沒有“付首付”:“現在真的買不起,錢全部投到項目里去了。”人才安居辦的工作人員很努力,開發商也很通情達理:我們盡量拖著,把這套房給他留著。 隨手百度了他的履歷,名校畢業、業界翹楚,曾主導研發了多個行業第一的產品,如今領銜在寧創立了一家新銳科創企業。是啊,把購房資格留給他,讓他安家南京,不也是給這座城市一個機會,也許是一個獨角獸的企業呢。 仔細研究南京的政策,符合精準選房條件的人才基數其實很大。但一年下來,申請精準買房的人才只有一百來號人,并沒有想象中的多。分析其原因,高層次人才是城市追逐稀缺資源,他們有條件擇枝而棲;這些科研大拿往往埋頭在實驗室里,跋涉在創業路上,更多的精力和資金投注于此,無暇關注土地的升值與房產套利。高層次人才中要買房的并沒有那么多,他們也沒有外界想象得那樣財力雄厚。 一位政策制定的參與者感慨,南京“搖號搶房”的盛況讓人記憶猶新,與其把房子給“投機客”,何不把房子留給這些兢兢業業打拼的城市“創客”。 南京在制定人才安居政策時,多次前往深圳學習。深圳早在“十二五”期間就出臺了人才安居辦法,開全國先河。保障外來人才的安居,保障了這座城市的未來。如今,深圳房價高企,由于有大量科技型企業創造的效益,土地財政占比依然很低。 毋庸諱言,“土地財政”支撐了很多城市的生長。如今南京打造創新名城,就是要許這座城市更加美好的未來。一座蓬勃向上的城市,需要吸納更多的人口,凝聚更多的優秀人才,有更高附加值的產業,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和創業空間。守著土地會增值,但投資人才,才是投資這座城市的未來。生活于此的每個人,都將從中獲利。
南京投資人才就是 投資城市未來
來源:聘聘發布時間:201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