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印發《中國(山東)、(江蘇)、(廣西)、(河北)、(云南)、(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決定在6個省區設立自貿區。江蘇自貿試驗區包括南京、蘇州和連云港三個片區。
《總體方案》提出了各有側重的差別化改革試點任務。其中,江蘇自貿試驗區以“著力打造開放型經濟發展先行區、實體經濟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為戰略定位,經過3—5年改革探索,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形成更多有國際競爭力的制度創新,建成投資貿易便利、高端產業集聚、金融服務完善、監管安全高效、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高標準高質量自貿園區。位于江北新區的江蘇自貿區南京片區,將著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創新先導區、現代產業示范區、對外開放合作重要平臺。
意義
自貿區是我國新一輪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排頭兵和試驗田,是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的重要載體。結合江蘇自貿區及其南京片區的戰略定位,考慮歷史、地理、經濟等各方面的因素,根據南京自身的區位條件和產業導向,江蘇自貿區南京片區的獲批,可以從五個方面集聚高端和創新要素,引領南京高質量發展。
加快創新名城建設
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創新是根本動力來源。作為長三角的唯一特大城市、江蘇省省會、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和東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新時代南京發展已經到了必須轉向創新驅動的發展新階段。南京科教資源十分豐富,科教綜合實力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全國第三。因此,無論是基于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轉型背景需要,還是現實資源稟賦優勢的結構性特點,均決定了南京加速建設“創新名城”的必要性,這也是南京的使命擔當和責任所在。自貿區的設立無疑為“創新名城”建設帶來了重要契機,這就要求南京在加快推動自貿區建設中,必須將“創新名城”建設作為其重要的戰略目標。加快推動自貿區建設,必須聚焦創新的市場化、高端化、國際化、融合化、集群化和法治化,以此為依托深化“創新名城”建設。
提升省會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
提升省會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是南京作為省會城市的基本功能和使命擔當,也是中國城市發展的實踐特征和基本經驗。如何按照江蘇省委常委會的戰略部署,努力將南京建成“首位度高的省會城市、影響力強的特大城市、國際化程度高的歷史文化名城、幸福感強的宜居宜業城市”,是亟待解決的重大理論命題和實踐問題。加快推動自貿區建設,必須緊緊圍繞“建成首位度高的省會城市”這一重要戰略目標,以此為契機和依托,不僅要加快提升南京的自身發展水平和提高城市能級,又要能夠面向全省,在支撐、帶動和輻射全省高質量發展中,發揮好省會城市的應有功能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