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聯合下發文件,批準新設339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南方日報、南方+記者梳理發現,廣東高校本次表現不俗,共新增2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有利于我省(廣東)加快培養高層次創新型青年科技人才,對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進行優化結構布局。
在我省新增的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中,從設站單位上比較,深圳大學新增6個站排名第一,華南理工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和中山大學緊隨其后排名2-4。廣東傳統名校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保持持續增量,說明兩校積極面對廣東和全國急需的發展領域開拓辦學領域,提升辦學層次。深圳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這兩所位于深圳的高校一共新增10個站,與該市的戰略發展定位急需高層次人才的情況相匹配。
從設站學科上看,物理學、生物學等傳統理科學科得到加強,同時也新增了如網絡空間安全、地球物理學、生物醫學工程等“新工科”領域學科,學科針對性強、發展空間廣闊。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下發通知強調,各有關地區和部門要加大博士后工作力度,建立完善博士后工作規章制度,做好博士后研究人員招收工作,注重提高博士后培養質量,加強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聯合,加強博士后管理人員隊伍建設。通知指出,要充分發揮博士后制度在高層次創新型青年人才培養中的獨特作用,推動我國博士后事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