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將鄭州建成國際性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門戶、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提升對全省發展的輻射帶動能力”——這是河南鄭州市近期明確提出的未來五年發展方向。
過去10年間,鄭州“長大”70%,航空港區航空貨運增速連續多年保持全國第一,致力建設國際航空大都市、國際物流中心、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區、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使鄭州邁向國家中心城市的底氣越來越足。
10月29日,鄭濟高鐵濮陽段和新鄉段同時開工,意味著河南米字形高鐵網絡構想全部落地,同時,以鄭州為核心的“兩環多放射”高速公路網、“三橫八縱”國省干線公路網基本形成,航空、鐵路、公路“三網融合”,鄭州樞紐地位名副其實。
瞄準“四港聯動、三網融合和多式聯運”的大交通格局,鄭州著力打造國際化現代化立體交通樞紐。
如今,井字+環形高架、兩環31條放射生態廊道、288條支線路網、10條市域快速通道、16個高速出入口、地鐵線網……一系列暢通鄭州組合工程的實施,讓城市骨干路網基本成型。地鐵1號線、2號線通車,多條新線路在建,地鐵規劃線總數多達21條。
今年8月,河南自貿區獲批,加上此前已經批復的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四大國家戰略在鄭州疊加,為鄭州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目前,鄭州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65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6500億元,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今年,清華大學發布的《中國城市創新環境排行榜》,鄭州排名第九。
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如今的鄭州,匯高智聚英才,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的智力保障。2015年,鄭州發布“1125”聚才計劃,以充分發揮人才對科研、創新能力的引領作用。
鄭州宇通、中鐵裝備等一大批鄭州制造叫響全球。2015年,鄭州新能源汽車產銷突破2萬輛大關,宇通公司率先在全國實現了新能源汽車從示范推廣到產業化的跨越。
圍繞做強先進制造業和中國制造強市建設目標,鄭州在著力形成電子信息、汽車、高端裝備、新材料等7大產業基地,努力打造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5000億級汽車與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和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群。
未來的鄭州,將展現更加開放的姿態。
鄭州市將以航空港實驗區建設為引領,以開放創新為動力,新型城鎮化、產業發展、生態建設協調推進,加快向國家中心城市邁進的步伐。
如今,國內外商業、物流巨頭紛紛落地鄭州,商業綜合體遍地開花,跨境貿易在進出口出現瓶頸之后逆市拉動,“一帶一路”建設助力自貿區政策落地,5億人口的大市場成為新的展望……國家中心城市的商貿特質,在鄭州一覽無余。
臨空經濟突飛猛進。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負責人說,按照規劃,該區將努力實現“五年成規模、十年立新城”的目標,為鄭州加快邁向國家中心城市起到引領助推作用。
一個“網”通全球的大樞紐正推動鄭州加速融入世界。依托航空國家一類口岸,鄭州打通走向國際的空中走廊;依托鄭州國際陸港、鐵路國家一類口岸和多式聯運體系,鄭州構建以中歐班列(鄭州)為載體的亞歐陸路走廊;依托海關特殊監管區發展跨境E貿易,跨境電商業務直通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日均處理能力達500萬單,鄭州已成為“買全球賣全球”的貿易中心。
隨著新型城鎮化不斷推進,交通網絡發達密集,產業結構加速調整,鄭州正向著未來的國家中心城市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