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高州市人民醫院掛牌設立廣東省博士工作站,成為我省首批設立博士工作站的單位之一。 這是該院繼成為我省山區縣級市的首家“廣東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之后,打造創新人才高地的又一新探索,推動了高端人才下基層。
據了解,近四年來共計有8個博士、106名碩士從省城和沿海大城市著名院校倒流來到高州市人民醫院(以下簡稱高州醫院)。
如何成為了"金鳳凰"紛紛西南飛的高地?
■ 人才不僅僅關注待遇,更注重的是有沒有做事業的平臺
“高州醫院領導層了解年輕人有沖勁想做事,營造良好平臺和寬松環境,讓我敢于嘗試敢闖敢干,我很感恩。”2017年畢業于暨南大學臨床醫學博士的顏海鋒,讀博期間作為公派訪問學者到英國卡迪夫大學進行相關研究。
對于如今為何選擇高州,他說出了內心的一番話。如今,他在高州醫院安心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為“嗅覺與神經精神疾病”。
目前,該院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的在站博士后就有4人。
“醫院實施平臺+生態戰略,堅持引進人才和本土人才和諧共生,發揮引進人才與本土人才疊加優勢,實現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為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團隊支撐。”該院院長王茂生一語道破引才借智和育才內生長的奧妙。
■ 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目標,關鍵在基層
人才只有下沉基層,才能撐起縣域群眾的健康保障。高州醫院引才育才,常態化請進來“高精尖”人才結對傳幫帶,定期把本土骨干人才免費送出去“充電”,暢通人才職業發展通道。為了進一步激發人才活力,醫院以公益導向、業績考核盤活人才團隊,薪酬分配向臨床一線和高技術、高風險崗位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