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半導體集成電路零部件產業佛山峰會(下稱“半導體佛山峰會”)在佛山南海召開。多位行業專家以及全國160多家相關企業的400余名參會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半導體集成電路零部件產業發展態勢。
集成電路產業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技術高度的重要標志,被譽為“工業產值的倍增器”。近年來,從國家戰略到地方政策,從國家大產業基金持續引領投資熱潮,到5G通信、人工智能以及量子通信等新興領域為其應用提供了巨大空間,全國集成電路產業邁上快速發展關鍵期。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全國集成電路產量達到了1739.5億塊,同比增長9.7%,2019年前兩個季度國內集成電路進口量增長了21.78%。除上海、深圳等集成電路產業傳統優勢區域,國內還有武漢、南京、合肥、杭州等一批城市“押寶”集成電路產業。
佛山也在搶抓集成電路產業機遇,加快推進半導體封裝產業發展。今年6月底,佛山首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廣東省半導體智能裝備和系統集成創新中心”聯合多家企業成立了板級扇出型封裝創新聯合體,將集聚海內外半導體創新資源,對芯片封裝環節進行技術攻關,建設板級扇出型封裝示范線及服務平臺。
集成電路零部件則是另一個潛力市場?!凹呻娐沸酒圃鞆S總投資的70%到80%為設備,集成電路設備硬件成本的60%以上為零部件?!奔呻娐妨悴考a業技術創新聯盟理事長雷震霖說,零部件產業需要多年的學科積累,工藝積累,甚至是手藝和匠心的積累,協同創新是零部件產業生存發展的關鍵。
據長江存儲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聯席CTO程衛華介紹,在半導體晶圓制造廠里,密封圈、靜電吸盤、閥類、陶瓷類真空壓力計等零部件大部分需要進口。其中,閥類費用支出約占所有耗材支出的10.6%,市場需求強勁,但國內供應商基本為空白。
當前,佛山正加速打造面向全球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對先進制造領域的科技創新需求日益強烈。作為佛山著力打造的科技創新平臺,季華實驗室規劃了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六個學科方向,部署了機器人及其關鍵技術、微納制造、半導體技術與裝備等七個研究方向。
據了解,目前季華實驗室已爭取到國家和省重大項目3項,總經費達2.14億元;自主設立科研項目26項,已申請發明專利48項;引進7個國內外高端團隊,成立了5個研究部室,形成了457人的人員規模。
此次半導體佛山峰會的召開,也體現出季華實驗室在高新技術產業上的影響力與凝聚力,這一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正嘗試為佛山打開高新技術產業的新大門?!胺鍟Ψ鹕胶桶雽w集成電路業界人士都是很好的合作契機和交流平臺。”集成電路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理事長、季華實驗室理事長兼主任曹健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