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民營經濟先行地的浙江溫州歷來以敢于開拓創新而聞名,“溫州模式”一度受到各地追捧。然而,近幾年來隨著以互聯網技術發展為基礎的數字經濟備受矚目,憑借著電氣、鞋業、服裝、汽摩配、泵閥等傳統產業起家的溫州,相比同在浙江的杭州等城市卻顯得有些“沉寂”。
不甘人后的溫州顯然并不打算錯過數字經濟的大潮,9月11日,當地政府相關負責人在國際工業與能源物聯網創新發展大會召開間隙,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記者表示,溫州以制造業聞名,近期,當地也制定了相應的產業結合數字經濟協同發展的規劃,旨在以工業與能源物聯網為切入點,既契合溫州產業轉型升級的現實需求,也著眼于溫州找準數字經濟發展的切入口、搶占數字經濟發展制高點,走出一條具有溫州特色的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
大會召開之前,浙江省委書記車俊也作出重要批示,希望溫州以此次大會為契機,加大產業培育力度,形成創新發展新優勢,為全省產業數字化轉型探索新的路徑。
記者注意到,早在2018年,溫州就制訂出臺了數字經濟五年倍增實施方案,力爭到2022年,全市數字經濟增加值總量達到3800億元以上,占GDP的比重達到50%左右,規模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996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
方案提出,要以打造全國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示范區、數字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數字金融發展中心和智慧物流綜合服務中心為目標,實施新興產業培育、制造業數字化升級、數字化貿易服務、數字金融創新、智慧物流發展、智慧農村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培育、智慧城市管理等八大任務。
據悉,2018年,溫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421.5億元,總量居全省第3,同比增長14.56%,增速居全省第4;數字經濟綜合評價指數87.6,居全省第4;信息化發展指數為100.66,居全省第5。不過,數字經濟主要組成部分仍是電商,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展仍比較滯后。
上述政府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溫州具備大批量的傳統制造企業,發展數字經濟顯然脫不開這些基礎產業,通過數字經濟物聯網建設幫助企業提高效率,鼓勵有實力的傳統制造企業轉型是兩大重要方向。
記者了解到,作為民營經濟活躍之地,溫州當地在發展數字經濟層面也十分注重發揮企業的主動性,比如本次大會集中簽約了21個標志性數字經濟項目,其中就有溫州市政府、正泰集團與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等國內龍頭企業的三方合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