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蘭州石化公司石化廠舉辦的第二屆“金牌員工”評選活動中,37歲的彭遠矚格外引人注目,他以最高分獲評“金牌員工”。
彭遠矚是蘭州石化公司石化廠乙烯聯合車間的高級技師,他參加工作5年就獲聘技師,兩獲中國石油技能大賽“金牌”,并被授予國務院國資委“中央企業技術能手”稱號。
彭遠矚從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畢業進廠后,就萌發了一個夢想——成為“大工匠”。經師傅引領進門,傳授技藝,他快速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崗位操作工;到星級工培訓,錘煉技能,成為裝置多面手;再系統學習,參加廠、公司、集團公司技術比武,嶄露頭角;后參與工程建設,作為企業重點培養對象;最后,技術交流增多,不斷參與技術攻關,逐漸孵化成為大工匠,建立工作室,為企業培養技術骨干。由崗位操作工到“大工匠”,在蘭州石化有一張清晰的流程圖,作為一名操作工,你只要足夠努力,吃得下足夠的苦,總有一天,會成為萬人景仰的“大工匠”。
彭遠矚離“大工匠”還有一步之遙,彭遠矚的師傅、乙烯聯合車間高級技師孫青先則是名副其實的“大工匠”。孫青先是石化廠第一屆“金牌員工”、蘭州石化首批“石化工匠”、第二屆隴原工匠。他組織技術攻關解決了20多項生產難題,有16項技術技能成果在行業內推廣應用;他總結出的“三步控制法”實施后,裂解爐雙烯收率提高了1個百分點,年增產乙烯1200噸,增收540萬元。孫青先先后榮獲全國技術能手、中華技能大獎,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曾經是技校生的孫青先,認為企業4個方面的精心培養讓他受益匪淺:一是壓生產擔子,二是創發展機遇,三是搭展示平臺,四是重激勵措施;其中,創發展機遇方面尤其關鍵。1995年初,廠里安排他到新建的16萬噸乙烯裝置負責籌備工作,也就是在這個階段,他把所學、所干與理論相結合,先后編寫完成了《乙烯裝置裂解爐操作法》等近40萬字的技術資料,指導了裝置的開車和運行,得到了各級專家的肯定,并被國內多套乙烯裝置推廣。
彭遠矚的成才與星級工培訓密不可分。上世紀80年代末,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毫秒爐在蘭州石化公司石化廠破土動工,大批技校生成為了乙烯聯合車間前身之一的毫秒爐車間的首批員工。出于解決“同齡年輕人集中,結婚休假導致人員緊張”的矛盾,車間在國內首創了星級工培訓模式,培養能在2個或2個以上關鍵崗位進行獨立頂崗的操服人員,實現員工“精一崗、通二崗、會多崗”的目的。
彭遠矚進廠被安排到了裝置最復雜的分離崗位。“裝置是一個緊密聯系的系統,只有多學透幾個崗位,才能真正掌握它。”在勝任分離崗位后,彭遠矚主動要求去爐區和壓縮崗位學習。經過3年的努力,他對爐區和壓縮2個崗位的操作駕輕就熟,成為了崗位班長、裝置技師。
“孫青先師徒倆走的路頗為相似,他們實現了技能人才和技術人才的跨界融合,不僅技能水平高,還掌握全面的生產技術,長期在生產一線,他們鉆得深、悟得透,解決難題得心應手。若把企業發展的需要視作外動力,把個人成長的需要視作內動力,這兩個力方向一致,對企業和個人都會有大的促進,孫青先師徒是典型的例子。”石化廠廠長沈健明說。
“全國勞動模范”汪艷俠,1991年從技校畢業后走進蘭州石化合成橡膠廠,當了一名化工裝置操作工。2005年和2012年,在蘭州石化公司組織的技術大比武中,汪艷俠兩次獲得了丁腈橡膠裝置的技術冠軍。近幾年,汪艷俠提出了10多項成果破解生產“瓶頸”。去年,蘭州石化生產丁腈橡膠5.38萬噸,產品質量國內最好,引領了國內丁腈橡膠的發展方向。
蘭州石化公司是集煉油、化工、裝備制造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煉化企業。由于企業技術密集,需要高素質的產業工人。近年來,在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中,蘭州石化圍繞“技能晉級”“創新創效能力提升”“石油名匠培育”三項計劃,為技能人才量身打造成長階梯。
針對66個主要生產工種,蘭州石化在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的基礎上,建立首席技師、公司級技能專家和集團公司級技能專家的技能晉級計劃。圍繞初、中級青年技工的培養,大力推廣“名師帶高徒”活動,構建教練式培養模式,充分發揮各級專家、勞模等骨干人才的傳幫帶作用。根據青年職工的業務特點,組織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技能操作人員師徒結對,師傅手把手地傳授培養,提高徒弟的工作作風、業務技能和綜合素養,同時,將專家、骨干人才的帶徒成效與其聘任考核相結合,將后備骨干培養與專家(勞模)工作室運行任務相結合,開展“金牌師徒”評選活動,推動“名師”帶出“高徒”。
蘭州石化還將9個技能專家(勞模)工作室打造成為技能人才創新創效、技藝傳承的主陣地,把優秀技能人才編入專家工作室團隊,形成梯次合理、布局科學、多元評價、動態管理的操作技能晉級體系。
蘭州石化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李家民說:“現代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蘭州石化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打通高技能人才成長的‘通道’,加快培養新時代的大工匠,打造一流的綜合性煉化生產企業。”
到“十三五”末,蘭州石化計劃培養出5名“石油名匠”,兩級技能專家達到70人,首席技師達到80人左右,技師、高級技師總數達到1200人左右。從而打造一支叫得響、立得住、有影響力的操作技能人才隊伍,形成人才分布合理,結構優化,并帶動操作技能骨干人才梯次發展,為蘭州石化公司持續穩健發展提供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