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共和國的成長,青海高原70年的砥礪奮進一并載入史冊,留下了無數燦爛的篇章。
翻看每一頁,一次次的艱難邁進令人刻骨銘心,一回回的波瀾壯闊令人斗志昂揚,一首首的華美樂章令人心潮起伏。
這其中,日新月異的基礎設施建設,更是為青海高原留下了一路的濃墨與重彩。新建的每一條路,新起的每一棟樓,新增的每一根電網線路,新開通的每一條航線……近年來,大美青海幾乎是一天一個樣,一月一個景,以奔跑的加速度不斷邁向嶄新的跨越。
伴隨著青海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發展,我省機場建設突飛猛進。目前已開通國內航線百余條,國際航線7條,國內外通航城市60多個。圖為今日的西寧曹家堡機場。
一
交通運輸對優化供給結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對青海這樣地處偏遠而基礎設施又相對滯后的地區,大力發展交通運輸事業顯得尤為重要。
“來青海之前,我們就聽說這里地域遼闊,自然景色優美,有‘三江之源’‘中華水塔’之稱。朋友們商量了好幾回,大家都十分向往這里的山山水水,想來走一走、轉一轉,可始終沒有下定決心。別的沒想那么多,唯一擔心的就是,這里的路會不會不好走。”幾年前曾來青海自駕游的肖先生說。
曾幾何時,青海給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偏遠、荒涼、貧窮和落后。在這樣的詞匯里,道路狀況當然不堪想象。
近年來,隨著我省宣傳力度的不斷加大,大美青海的知名度日益提升,來青旅游的人數也逐年遞增。許多人在青海都會發出這樣的感嘆:青海的道路建設真得很好,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曾記否,新中國成立之初,青海勉強可以通行的公路僅有472公里。
進入二十一世紀,在首條高速公路平(安)西(寧)高速公路建成之后,我省又相繼先后建成了馬平、西塔、花久、共玉等多條高速公路。
近年來,我省交通運輸系統緊扣建設“交通強國”主線,圍繞全省交通基礎設施總量不足、省際通道數量少、重要節點聯系不暢和路網結構有待優化等問題,積極謀劃全省路網規劃建設,加快形成“東部成網、西部便捷、青南通暢、省際連通”的公路網。
截至2018年末,全省公路通車里程8.21萬公里,是1949年的174倍。截至目前,全省8個市州、29個縣級行政區已實現通高速公路或一級公路,46個縣級行政區全部通二級以上公路。
一條通往果洛草原的高速公路成為冬季草原上最美的風景之一。
二
曾聽朋友說起這樣一件事,周末幾位好友聚會,席間有人談笑,周六一早想坐動車去西安,中午吃碗羊肉泡,晚上再在陜西享受一碗特色面后,美美地在大唐芙蓉園轉一圈,周天再坐動車回來。
當時大家都以為此人在說笑。幾日后再見,調侃地問起西安的羊肉泡饃香不香,他竟呵呵地笑著說,香!他還真去了十三朝古都,而且是兩天一個來回。
近年來,我省不斷加強鐵路基礎設施建設,鐵路里程數不斷提升,全省鐵路運力明顯提升。
早上坐火車去西安,中午就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羊肉泡饃。曾經以為的調侃,如今已不再是說笑。
縱觀青海70年鐵路建設,一批批建設者前赴后繼,一座座豐碑令人敬仰,一條條鐵路伸向幸福。
1959年,蘭青鐵路鋪軌到西寧。
1984年,青藏鐵路西寧—格爾木段通車。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通車運營,創造了線路最長、海拔最高等多項世界第一。
2014年,貫穿青海東北部的蘭新高鐵開始運營,鐵路運輸和服務能力全面提升。
隨后,青藏鐵路西格段增建二線全面貫通,格庫、格敦鐵路加快建設,西成鐵路先導工程開工……
如今,全省鐵路營運里程達2299公里,其中高鐵218公里。青海已成為連接東部與西部、西南與西北、內地與邊陲的重要交通樞紐。
長江流過的唐古拉山鎮和青藏鐵路。
三
許多青海人或許還記得,1991年建成通航的西寧曹家堡機場。
那個時候,能坐飛機去趟外省,就是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了。
如今,時間已過去了將近30年,這里早已舊貌換了新顏,并且再次迎來了建設發展的新機遇。
2019年7月18日,總投資107.2億元的青海省西寧曹家堡機場三期擴建工程試驗段順利開工奠基。
該工程是我省“十三五”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也是我省加快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重要舉措。
機場擴建后勢必帶動機場航空業務量快速上升,提升西寧曹家堡機場的綜合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完善地區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航空運輸網絡,促進青海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據了解,本次擴建的三期工程還創造了青海民航史上的“五個第一次”:
第一次進行濕陷性黃土試驗段項目建設;第一次進行超大規模的航站樓設計建設;第一次對航站樓設計方案進行國際公開招標;第一次按“四型機場”的目標進行設計建設;第一次依托西寧機場進行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建設。
近年來,我省不斷加快民航建設,空中走廊不斷提質增效。
省內陸續建成了德令哈、花土溝、玉樹、果洛、祁連等機場,“一主六輔”的機場運營格局已然形成。
已開通國內航線百余條,國際航線7條,國內外通航城市60多個,民航通航里程達到14.57萬公里,形成了以西寧為中心,輻射高原、加密省內、通達全國、連接國際的航線網絡。
四
今天的青海,能源建設闊步前行。全省新能源累計裝機達1229萬千瓦,占全省電力總裝機的44%;
德令哈光熱發電項目填補了國內大規模槽式光熱發電技術空白;
龍羊峽成為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補電站;
世界首條輸送清潔電力——青海海南至河南駐馬店外送通道開工建設……
今天的青海,信息產業逐步壯大。青海成為國家農村信息化示范省;
寬帶青海、數字青海全方位啟動建設;
高原云計算、青海新能源中心投入使用;
寬帶網絡覆蓋所有鄉鎮,農村電商物流網絡體系不斷完善……
今天的青海,水利建設成就巨大。
建成規模以上水利工程7800多項;“引大濟湟”工程調水總干渠、石頭峽水庫、北干渠一期工程干渠建成運行;
持續推進“飲水解困”“飲水安全”等民生水利工程,293萬農牧民喝上了放心水……
走過波瀾壯闊的70年,走過輝煌燦爛的70年,青海的基礎設施建設猶如打開了一幅幅優美動人的畫卷。
今天,當一切絢爛都成為過去,當“一優兩高”的獵獵旗幟在前進的道路上迎風招展,當高質量發展的號角再次嘹亮吹響,青海已昂首站在新的起點,闊步邁向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