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中國共產黨深圳市第六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討論了《深圳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行動方案(2019-2025)》。全會強調,要率先建設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深圳經濟實力、發展質量躋身全球城市前列。
隨著我國跨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勞動力、土地等要素價格持續上升,國內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和新常態。與此同時,國際投資貿易格局正深度調整,對外貿易摩擦越加頻繁。在內外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下,我國以往外向型經濟增長所依賴的低成本競爭優勢遭到嚴重削弱。
為了妥善應對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也為了應對國際投資貿易的變局,我國更加需要在鞏固傳統優勢的同時,引進研發與技術創新等更高級的生產要素來促進國內的產業結構升級轉型,更加需要擴大對外開放,實施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創造對外開放新優勢,努力在經濟全球化中搶占先機、爭得主動。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主要涉及三方面內容,一是涉外體制機制,核心是建立市場配置資源新機制,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二是國際規則體系,核心是構建以我國為主的產業分工體系、由我國主導的經貿合作模式及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格局,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三是國內營商環境,核心是推進政府行為法治化、經濟行為市場化,形成經濟運行管理新模式。
開放型經濟的主要特征,就是商品、要素和服務在不同國家之間自由流動,從而實現全球范圍內最優資源配置。那么首要的就是建立公平、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
說回深圳,深圳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先行示范”有兩層含義。一是“先行”,即敢闖敢干,在未知的領域拓展新的認知,只要符合深圳的實際,有利于深圳的發展,都可以加以嘗試。而這個有利于深圳的發展,從內涵上講,是內嵌于我國國家發展戰略的。因此,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上,深圳同樣扮演著探索者和先行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