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電 (記者 孫自法)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共同主辦的首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16日在北京開幕,旨在匯集全球智慧,策源創新思想,展開深入廣泛的多元跨界對話,豐富人類科技創新與文明發展的共同理念。
本屆論壇以“科學·技術·發展”為主題,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背景下,聚焦人類可持續發展和文明互鑒的時代話題,深入探討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科學技術與教育文化、青年科學家與中小企業成長三大議題。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致辭說,攜手深化國際交流合作,以科技創新推動可持續發展,是破解全球性問題的緊迫需要,也符合各國人民和全球科技界的新期待。2015年聯合國峰會通過《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科學與技術是實現議程目標最為基礎和核心的動力支撐。中國政府積極響應、率先行動,將2030年議程與中國戰略規劃密切結合,中國科技界將大力推動可持續發展和各領域的科技創新,同國際同行一道,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創人類美好未來。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院士指出,當今世界,隨著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科技創新已成為重塑世界格局、創造人類未來的關鍵變量。加強國際科技合作,推動各類創新要素在全球范圍內充分流動和優化配置,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新格局,將有利于加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步伐。
中國工程院院長李曉紅院士認為,在全球化、信息化、網絡化深入發展的條件下,全球科技界需要以戰略的眼光、開放的視野、寬闊的胸懷,前瞻世界科技發展新態勢,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進科技創新,打造世界科技共同體,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際科學理事會主席達亞·瑞迪致辭表示,全球科學界正處在凝聚共識、共聚發展的時刻,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是共享知識、互相交流,建立更好合作以及交流的平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論壇。國際科學理事會致力于推進跨地區、跨國家、跨代際間的合作,這與此次論壇的主旨契合,他希望首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能夠變為常態,進一步“開花結果”。
中國科協常務副主席懷進鵬院士主持論壇開幕式介紹說,首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由中方主辦單位與俄羅斯科學工程協會聯合會共同發起,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位專家院士、諾貝爾獎獲得者及世界重要科技組織、大學校長、企業家等代表參加論壇,共話科技文明,共謀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