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開發區招才留才日前啟動新模式,“持卡”人才可享受子女教育、配偶就業、養老服務等一系列服務。鉆石卡“用戶”暫未就業的直系家屬,每月可獲3000元就業補貼,為期一年;父母在武漢開發區生活的,每位老人每年獲2萬元養老服務或保姆服務補貼。
除上述引才留才政策,今年7月,武漢開發區還發布《關于加快推進人才強區戰略的實施意見》,提出實施高端人才“引育工程”、骨干人才“集聚工程”、博士人才“倍增工程”、高技能人才“壯大工程”、青年人才“培養工程”、名師名醫名家“提升工程”等人才政策。
今年5月,武漢市市長周先旺提出,武漢市要實現三個跨越,其中之一是推動城市人口從1000萬向2000萬跨越。
目前,武漢落戶范圍覆蓋至所有大學生,并解決“全家”落戶,取消“自有房屋”和“婚齡”等條件限制,讓大學生舉家落戶,解決安居之憂。同時發展專業化人才公寓,年內籌集50000套(間),對留漢大學生租住提供補貼。
武漢開發區高端人才暫未就業直系家屬一年獲3.6萬元補貼
8月18日,武漢開發區(漢南區)發布招才留才新政,并正式上線人才服務“利器”——“車都人才一卡通”。“車都人才一卡通”分鉆石卡、鉑金卡、金卡和菁英卡,服務內容包括人才項目落地、產業提升、安居保障、交通出行、醫療保健、子女教育、配偶就業、養老服務、體育健身等,共計10大類16項。
以鉆石卡為例,凡持有該卡的對應高端人才,將享受武漢開發區(漢南區)提供的項目落地、政務服務、子女入學、配偶就業、便捷就醫、出入境等綠色通道服務;每年可獲取2000元交通或車輛維護補貼。直系家屬暫未就業的,每月發放3000元就業補貼,為期一年;父母在武漢開發區生活的,每位老人每年獲得2萬元養老服務或保姆服務補貼;高端人才在武漢體育中心游泳、打球、參加培訓,本人2折等。
這4類卡中,鉆石卡發放對象為在該區創新創業的國內外頂尖人才和國家級產業領軍人才、武漢黃鶴英才。鉑金卡發放對象為在該區創新創業的產業領軍人才、武漢黃鶴英才(產業領軍人才)。金卡發放對象為在該區創新創業的武漢黃鶴英才(優秀青年人才)、武漢工匠、產業優秀人才、青創人才、產業技能人才;國內外頂尖人才、國家級產業領軍人才、產業領軍人才團隊的核心成員;在轄區企業工作的博士。菁英卡發放對象為畢業5年內,在轄區就業創業的大學畢業生。
除上述引才留才政策,今年7月,武漢開發區還發布《關于加快推進人才強區戰略的實施意見》,提出實施高端人才“引育工程”、骨干人才“集聚工程”、博士人才“倍增工程”、高技能人才“壯大工程”、青年人才“培養工程”、名師名醫名家“提升工程”等人才政策。
其中,高端人才“引育工程”緊盯世界科技前沿和國際頂尖水平,聚焦下一代汽車、智能制造、智慧城市、通用航空、新能源、新材料、工程建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重點產業領域,精準引進一批由國內外頂尖人才和國家級產業領軍人才領銜的創新創業團隊。
該政策采用無償資助(最高500萬元)和股權投資相結合的模式,對創新創業項目給予綜合資助;對特別重大的創新創業項目,通過“一事一議”的方式,提供“不設上限”的綜合資助。對入選的高端人才給予最高100萬元一次性獎勵資金,并提供專家公寓免租入住。
骨干人才“集聚工程”對認定為車都產業領軍人才、車都產業優秀人才的創業項目,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50萬元項目資助,并提供不超過3年的免費創業場所;對認定為車都產業領軍人才、車都產業優秀人才的創新項目,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20萬元項目資助。在武漢開發區申報入選國家、省級人才計劃或人才項目的人選,其項目主要成果落地并產業化的,分別按照國家、省級支持資金給予100%、70%項目支持,最高500萬元。
在博士人才“倍增工程”中,武漢開發區對企業新引進的全職博士,每年給予5萬元資助,累計不超過3年。對出站留(來)區全職工作的博士后科研人員,分2年給予總計20萬元安家補貼。
另外,名師名醫名家“提升工程”堅持緊缺人才高端引進和現有人才提升并舉,未來5年,每年投入5000萬元,在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領域引進和培養一批名師、名醫和文化名家,并提供“車都人才一卡通”專屬服務,提升武漢開發區教育、醫療、文化事業發展水平。
武漢市落戶范圍覆蓋至所有大學生,年內籌集50000套人才公寓
據中共武漢市委機關報《長江日報》報道,今年武漢市人才專項資金投入將達到15億元以上,占比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過1%。
引才育才不僅僅在武漢開發區。今年5月,武漢市市長周先旺提出,武漢市要實現三個跨越:推動城市人口從1000萬向2000萬跨越、推動GDP從1萬億向2萬億跨越、推動武漢從中部中心城市向國家中心城市和世界亮點城市跨越。
根據武漢市統計局發布數據,2018年年末,武漢市常住人口1108.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8.8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89.69萬人。年末全市戶籍人口883.73萬人。
目前,武漢落戶范圍覆蓋至所有大學生,并解決“全家”落戶,取消“自有房屋”和“婚齡”等條件限制,讓大學生舉家落戶,解決安居之憂。
為放寬人才落戶年齡學歷門檻和直系親屬隨遷條件,武漢落戶新政規定,高等學校專科及以上畢業生(經教育部認證),年齡不滿45周歲的(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不受年齡限制),可憑畢業證申請登記為武漢市常住戶口,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均可隨遷落戶。
今年7月,武漢市召開調度會部署今年引才育才10項重點任務舉措和黃鶴英才申報工作。武漢將完善“用人主體舉薦——各區把關——市委人才辦復核——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評定”的工作機制,通過單位舉薦和人才自薦相結合的方式引進200名左右武漢市產業發展急需緊缺的產業領軍人才。
與此同時,武漢將遴選500名優秀留漢大學生青年人才,對入選人才給予專項資助、儲備培養、平臺支撐、發展激勵等支持;加大博士、博士后引進力度。另外還將精準引進10名左右頂級戰略科技人才。
為建設“人才低成本安居無憂城市”,武漢將發展專業化人才公寓,年內籌集50000套(間),對留漢大學生租住提供補貼;加快建設共有產權房,年內推出1000套,依據人才對武漢的服務和貢獻,最終將共有產權折算為完全產權。
在公共服務方面,武漢將發放人才服務綠卡,在人才集聚區域加大優質教育、醫療資源供給,加快配套生活設施建設。為保障人才在漢享受無差異的國際化公共服務,三年內,武漢將新改擴建中小學60所,提供中小學學位7萬個,新改擴建公益普惠性幼兒園100所,提供入園學位3萬個;新規劃建設兒童醫院2家、新增兒科床位2000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