鑾輿堂大門慢慢打開,粵劇藝術博物館少兒傳承基地小演員扮演的“生、旦、凈、末、丑”踏著碎步而出。永慶坊的鑾輿堂,一場“粵韻臉譜”快閃正在進行。
騎樓街玩粵劇快閃,老城市迸發新活力。以文化為靈魂雕琢城市,綻放一座千年古城的現代新魅力。
日前印發的《廣州市推動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全力打響紅色文化、嶺南文化、海絲文化、創新文化四大文化品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城市范例。
文化強市再出發,廣州發出了最強音。凝聚嶺南文化精華,引領文化灣區建設,建成國際文化中心是廣州的雄心。
英雄廣州飄揚紅色文化
文化,城市之魂。紅色,廣州的底色。
作為嶺南文化中心地、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發源地、中國近現代革命的策源地,廣州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文化資源。
方案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聚魂、紅色文化傳承弘揚、人文灣區共建、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提質、嶺南文化中心建設、文化產業壯大、對外文化交流門戶建設、文化體制改革創新八大工程。
秋日暖陽照耀著紅墻建筑,中共三大會址遺址廣場一派熱鬧紅火。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退休黨支部正在紅色文化講堂前宣誓。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第一黨支部正在和國旗同框。“我們剛剛查完房,分批抽時間來參觀?!痹擖h支部書記檀衛平表示,通過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進一步深刻體會醫生的初心就是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提高病人就醫體驗。
作為廣州市、廣東省重要的紅色革命紀念場館,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每年接待省內外黨員群眾近50萬人次。作為廣州紅色文化的核心,方案多次提到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