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無錫召開無錫物聯網創新促進中心領導小組(擴大)會議,回顧總結領導小組成立以來各項工作推進情況特別是物聯網創新促進中心建設情況,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按照省委書記婁勤儉在錫調研時提出的“爭創體現高標準的國家級創新載體,打造充滿生命力的物聯網生態系統”和省長吳政隆關于“推進技術創新,深化融合發展,培育產業集群”的要求,研究安排下階段重點任務。市委書記李小敏強調,要解放思想、創新作為,擔當使命、合力作為,充分發揮物聯網創新促進中心戰略引擎作用,著力打造物聯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市長黃欽主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徐一平,副市長高亞光出席會議。
產業將迎爆發期
建設國家物聯網創新促進中心是省委、省政府賦予無錫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推動無錫物聯網產業集群加快發展的戰略舉措。
“這既是一次領導小組擴大會,也是一次建設推進會?!崩钚∶粽f,物聯網產業鏈長、應用范圍廣,隨著5G開始商用,將真正迎來爆發期。物聯網創新促進中心要在完善體制機制、提高運行效率、充分發揮作用等方面繼續下工夫。要進一步明確定位,努力把創新促進中心建設成為物聯網關鍵技術策源地、創新人才集聚區、公共服務示范點、產業發展助推器;進一步明確功能,聚焦“促進”二字,促進自主創新、促進集群發展、促進機制轉換;進一步明確作用,致力于成為物聯網技術、產業發展的戰略引擎;進一步明確目標,著力打造物聯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
擔當三個重任
李小敏指出,充分發揮戰略引擎作用,物聯網創新促進中心要擔當好三個方面重任。一是擔當好以我為主、促進自主創新的重任。通過建立聯合開發、優勢互補、成果共享、風險共擔的協同創新機制,充分釋放全產業鏈的創新優勢,推動無錫占據物聯網技術制高點。二是擔當好集聚資源、促進集群發展的重任。通過構建集群支撐體系、搭建集群合作平臺、組建集群服務網絡等,有效打通政策鏈、創新鏈、資金鏈、產業鏈各環節,促進無錫物聯網產業集群加快發展。三是擔當好探索實踐、促進機制轉換的重任。既要在改革中積極探索、完善架構,讓中心運行更加順暢高效,充分發揮促進作用;又要積極總結、積累經驗,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有效做法,為全市其他產業集群發展提供有益借鑒。
四個方面發力
李小敏強調,要理清建設思路,強化頂層設計,扎實有序推進,不斷優化完善,加快推動物聯網創新促進中心建設邁上新臺階。一是定位要準。圍繞打造物聯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戰略引擎的目標,既“抓研發”、注重共性關鍵技術的突破,又“做生態”、注重整體產業發展環境的優化,發揮好創新促進中心“策源地”“集聚區”“示范點”“推進器”的獨特作用。二是理念要新。按照“小機構、大合作、產業化”要求,發揮理事會決策機構、物聯網創新促進中心執行機構和尚賢谷公司市場化運營主體的不同作用,以中立高效的運營模式匯聚各方力量,體現高效性;圍繞產業培育、技術創新等八個方面功能,打造集群共享服務平臺,體現服務性;加快形成“建立一個推進機制、發行一個專業期刊、形成一套評價體系、繪制一份產業圖譜、聯合一批協會聯盟、建設一個共享平臺”的工作格局,體現聯動性。三是格局要大。立足無錫、著眼全國、放眼全球,積極借助各種國際機構力量,在產業、科技、人才、管理等開展全方位合作;積極用好國內資源,推動優質物聯網資源在無錫交匯;充分發揮技術的鏈接作用,搭建產業間信息交互和技術協作平臺,不斷提高產業鏈發展水平。四是團隊要強。深入實施創新10條、太湖人才計劃升級版2.0等政策,打破常規、不拘一格,有的放矢、靶向引智,引進一批物聯網領域海內外頂尖人才和頂尖團隊,加快培養物聯網實用人才,建好用好專家智庫,為創新促進中心建設和產業集群發展持續有力賦能。
李小敏要求,各成員單位、有關部門要按照《無錫市培育發展物聯網集群實施方案》,扎實工作、協同推進,推動創新促進中心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要強化組織推進。領導小組要及時協調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鼓勵探索、支持創新、寬容失敗,營造良好的發展生態。要落實政策措施。簡化審批手續、提高審批效率,真正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要優化工作機制。正確把握創新促進中心領導小組、理事會、企業法人三者間關系,形成權責清晰、靈活高效的治理體系。
培育領軍人才
黃欽在主持時要求,各相關地區和成員單位要明確目標、落實責任,以扎實有力舉措推動各項部署要求落到實處,確保創新促進中心建設順利推進、取得更大進展。要改革創新、大膽探索,面向無錫物聯網產業創新發展的現實需求,建立完善與創新促進中心功能定位相適應的自身能力建設、內部治理結構和運行體制機制,在組織運營、研發投入、支持政策等方面大膽改革創新,為物聯網產業發展注入創新動力和活力。要市場導向、開放協同,充分發揮創新促進中心連接政府和市場的橋梁紐帶作用,形成以市場化機制為核心的成果轉化機制,推動創新資源開放共享,不斷提高在全球物聯網產業發展格局中的地位和影響力。要人才為本、聚力引才,率先探索實施更加靈活的科技人才管理機制,下大氣力引進培育一批能夠發揮“塔尖效應”的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構建更加有效的核心技術攻關機制,為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物聯網技術創新領域的一面旗幟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