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廣東經濟發展國際咨詢會召開,圍繞“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 推動廣東高水平對外開放”主題,12位省長經濟顧問為廣東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來自全球商界領袖或學界精英的“最強大腦”,提出了眾多極具價值的“金點子”,最終落地成為廣東打開發展空間的“金鑰匙”,為廣東省加速邁向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以數字化和創新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在本次國際咨詢會,“數字化”和“創新”成為多位顧問的關注點。西門子股份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凱颯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取決于三大要素:首先,開放與合作奠定成功基石。第二,創新是脫穎而出的關鍵,只有通過創新,才能真正實現去碳化和數字化。最后,人才成就未來,我們需要培養具備未來所需數字化能力和思維的人才。數字化變革方興未艾。未來,提高城市間的互聯互通、發展清潔能源和數字化工業,將是廣東發展的關鍵著力點。同樣,西門子的優勢完全契合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方向。希望支持廣東建設智慧城市試點項目,發展可靠、經濟并且低碳的能源供應體系,并建立高度先進的產業基地。
愛立信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鮑毅康則建議,廣東應加快打造5G應用生態圈,加強5G跨行業合作,發揮企業創新作用,健全人才培養體系。“5G時代將為粵港澳大灣區帶來巨大的創新機會,建議充分發揮粵港澳三地優勢,率先建立數字化的基礎設施。”他直言,目前廣東最需要的是培養發展5G產業的相關人才。加大對教育體系的投入,進一步提升高校的教學實力,吸引更多國內外優秀人才投入到5G領域。廣東應建立全面的人才戰略以贏得國內與國際人才競爭,促使5G發展成為真正的創新平臺,助推廣東釋放巨大潛力。
安永全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狄思博提出,應該加大對數字基礎設施和新興技術的投資力度,運用物聯網、5G等新技術整合實體和數字化基礎設施,制定可持續智能城市群,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成為超流動經濟集群。國際化背景下,廣東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應加強與全球經濟的銜接,廣東應盡可能開放。同時,粵港澳大灣區應借助中國的數字化轉型,建立起超流動性市場,即在政府和企業間無縫運行的創新一體化生態體系。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可以為數字貿易建立全球技術和數據標準,建立一個數字化自治的全球商業中心和市場。
營商環境優化成廣東高質量發展亮點
“廣東的開放是走在全國前列的,廣東人和廣東政府與西方人打交道的時間最長。廣東與外商打交道的過程中有兩個亮點。”巴斯夫歐洲公司執行董事會主席兼首席技術官薄睦樂看好中國未來的投資和市場前景,并對廣東的營商環境津津樂道。他分析指出:一是廣東試圖打造吸引外商的環境,同時有吸引外商的各種各樣的具體做法,使得經營效率非常高的同時,辦事政策非常透明和清晰。另外,很多廣東的官員都有在企業工作的經歷,對企業的需求非常了解,所以廣東在社會經濟平衡發展上走了相當長一段時間,非常有經驗。
MS&AD保險集團控股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柄澤康喜表示,中國出臺了一系列金融對外開放政策,在這些政策指引下,廣東可以積極推進放寬外資準入限制,拓寬外資金融機構業務范圍;積極推進金融合作創新,形成金融資源聚集發展態勢;推動金融交流合作,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優化金融發展環境;提升廣東的國際金融資源配置能力,吸引更多的外資金融機構落戶廣東。
艾默生總裁成瑞恩建言說,首先,鼓勵廣東省政府提供更多支持,幫助不同企業利用數字技術革新供應鏈。政府在幫助企業及中小型企業實現自動化和升級設施方面應發揮積極作用,推動這些企業與區域供應鏈進行整合。其次,政府繼續投資于可持續技術,以提升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并確保為現有和潛在投資者提供最佳的營商環境。最后,制訂推動市場開放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有力政策,通過強大的知識產權保護創新成果,提升法院系統效率,讓中國科技公司走向世界,同時吸引重要的外國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