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力推區塊鏈技術自主創新,區塊鏈領域的人才需求也隨之增長。日前,首期“區塊鏈?應用研修班”在重慶市區塊鏈產業創新基地開班,記者從活動上獲悉,重慶于2017年出臺了《關于加快區塊鏈產業培育及創新應用的意見》,加入爭奪區塊鏈產業的“蛋糕”,但仍面臨著人才短缺的制約,有企業給出月薪2萬元仍難招到人。面對這一難題,重慶正多管齊下、全面謀劃,將建區塊鏈產業人才培訓基地。
智聯招聘發布的《2019年區塊鏈人才供需與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三季度,區塊鏈求職人數是招聘人數的7.12倍,區塊鏈領域的招聘薪酬近兩年持續在1.6萬元/月上下波動,大幅領先于全國平均水平。區塊鏈人才需求猛增,但整體存量人才嚴重供應不足,重慶也面臨著這一難題。
“一方面是區塊鏈產業人才‘留不住’,高校人才畢業了都往外跑,80%—90%的人才都集中在北上廣深杭等大城市;另一方面是中高端人才很難‘引進來’,甚至給高工資也不一定愿意來。”迪肯(中國)董事長王子郡。
“重慶郵電大學畢業的學生首選都是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如果要回到西南,也大多都會選擇成都,那邊有華為、京東、美團等大企業,年薪基本在30萬左右。”重慶郵電大學博士生導師、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重慶市工程實驗室負責人徐光俠說道。
前不久,市經信委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區塊鏈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重慶將逐步建立區塊鏈標準研究院、區塊鏈專家庫和項目庫、區塊鏈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區塊鏈產業人才培訓基地等,培育區塊鏈產業生態體系。
與此同時,迪肯(中國)與工信部賽迪區塊鏈研究院、重慶郵電大學等機構聯合,推出“鏈島區塊鏈精英培養計劃”,于今日開展首期“區塊鏈?應用研修班”。該培養計劃面向政府機關、國營企業、高校學子等群體,旨在培育重慶乃至西南地區的區塊鏈精英人才。
高校作為人才培育的搖籃,也開始研究區塊鏈、開設課程。“重慶郵電大學從2016年就開始關注區塊鏈發展,2018年開題,開設了區塊鏈技術與應用相關課程。我們碩士班課程只有70個選課名額,每次上課的人數都不止70人,甚至還有一些企業的人也跑過來聽。”徐光俠說道。此外,重慶大學、重慶工商大學、重慶交通大學等高校也正著手開展區塊鏈相關課程,培養區塊鏈人才。
目前,重慶已擁有鈦星區塊鏈實驗室、重慶數資區塊鏈研究院、區塊鏈與大數據實驗室等多個研究機構,為區塊鏈人才儲備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