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藝術學院是江蘇省唯一的綜合性藝術院校,是江蘇省政府和國家文旅部共建高校,也是我國獨立建制創辦最早并延續至今的高等藝術學府,至今已有107年的歷史。南藝的血脈淵源來自于中國藝術教育歷史最悠久的私立美術學校上海美專和蘇州美專,以及經過革命戰火洗禮的山東大學藝術系。南藝在繼承和發揚傳統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秉承‘閎約深美’的辦學理念,弘揚‘不息變動’的創新精神,培養‘德藝雙馨’的藝術人才”的辦學思想。
思想有根,更需要與時俱進,傳承創新。南藝始終堅持與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同頻共振。在新時代我們將學校發展放在文化強國建設的戰略定位上,放在全國高等藝術教育深化發展的宏觀態勢上,放在江蘇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總體部署上來謀劃和思考。
因此,在既往辦學思想的基礎上,學校第十次黨代會確立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秉持傳統、弘揚創新,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國際一流綜合性藝術大學,不斷推進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辦學新思想。圍繞這一思想,我們確定了“彰顯中國特色、追求國際一流、突出綜合優勢”的發展思路。一年多的實踐看來,這一辦學思想和目標的價值導向日益明確,工作格局逐步形成,“穩”的形勢不斷鞏固,“進”的態勢持續向好。
記者:在不斷開創南藝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過程中,學校有哪些優勢?還需要在哪些方面深化改革?
楊明:在新時代推動南藝前行最強大力量,首先是南藝百余年來的深厚文化傳承。以老校長劉海粟為代表的一代代“南藝人”,將發展藝術教育、實現藝術繁榮的“根”深深扎進現實的土壤之中。大學文化的血脈傳承和精神延展,給了我們推動學校不斷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底氣、信心和決心。
其次是學科建設優勢。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們的藝術學5個一級學科全部進入了前六,其中美術學、設計學、音樂與舞蹈學進入了A類等級。南藝也是全國藝術院校中唯一的全部擁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藝術院校。我們在堅實的學科優勢基礎上,將科技融入藝術、用藝術詮釋生活,將藝術學科與工科、文科、管理學科等融合,打造新的藝術樣式、發展交叉學科。
我們還有與社會發展協同共進的優勢。南藝是江蘇藝術創作的“主陣地”和“主產區”。近幾年來,南藝先后承擔了國家公祭鼎、亞投行新標徽和標志物、江蘇發展大會會標“錦繡蘇”設計等重大任務;學校520畢業展演“嘉年華”已成為南京市影響最廣泛的公共文化活動之一;前不久,我們在省委宣傳部指導下,圓滿完成了國慶70周年慶典上“江蘇智造”彩車的設計工作。這些成績的取得為學校發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環境。
改革永遠是前行的動力。下一步將圍繞學校第十次黨代會確定的發展目標進一步深化改革。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進一步探索和創新“學科融合、專業融通、方法融匯、政企融入”的人才培養綜合體系。深化綜合人事制度改革,著力構建“用好現有人才、引進急需人才、儲備未來人才”的人才培育體系。實施優質高效的管理服務保障體系改革,我們將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積極推進中國特色的現代藝術大學管理制度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