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北京團市委聯合首都文明辦、市委網信辦、市公安局、市體育局等單位開展“北京青年榜樣·時代楷模”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分類進行精細化思想引導,廣泛發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面向全市各行各業以及基層一線,尋找、發現、推選一批在新時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頭傳播社會正能量的青年榜樣。
這些青年榜樣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踐行勤學、修德、明辨、篤實,愛國、勵志、求真、力行,把青春正能量匯聚到助力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中。自今年7月份活動啟動以來,參與人數超過百萬。經過嚴格遴選,最終選出30名事跡突出、感染力強、根植基層的“北京青年榜樣”年度人物。
“七有五性”心中記 服務民生鐵肩擔
保障和改善首都民生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是構建首都治理體系的應有之意。北京青年報記者梳理發現,本次獲評北京青年榜樣的30位青年中,很多青年都是立足本崗位,緊緊圍繞“七有”(即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學有所教)、“五性”(即便利性、宜居性、安全性、公正性、多樣性)民生要求,默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安全性是一個城市正常運行發展的基石,來自應急隊伍的80后“青年榜樣”劉冬畢業于海軍航空工程學院系統工程專業,退伍之后來到北京市應急管理局應急指揮處工作。大到森林山火、公共衛生事件,小到某個居民家中的自來水管泄漏,對于自己的工作,他說“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我們遇不到”,只要涉及城市安全,他們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應急值守,一個電話、一條信息就能隨時把他們拉回到工作崗位。
群眾的安全感不僅建立在現實層面,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安全變得尤為重要。但互聯網并非“法外之地”,來自北京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總隊六支隊的民警、青年榜樣李曉壯憑著過硬的計算機技能和吃苦耐勞精神,加上一雙“火眼金睛”,黑客攻擊、釣魚詐騙網站、倒賣公民信息等網絡違法行為在他的眼皮底下無處遁形。他是網絡正能量的傳播者、主流價值的捍衛者、清朗空間的守護者。
交通疏堵事關老百姓的出行便利,也是評價一個城市宜居與否的重要標桿。如何化解堵點,讓路網順暢,是青年榜樣“馬路醫生”田穎濤一直堅持的事情。從警十年、扎根交通優化崗位六年,他用腳步和測輪丈量了東城區管界57條主次干道、1000余條支路、900余條胡同小巷。實地踏勘、搜集數據、調查交通流量……每一次交通優化方案的制訂都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