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岸區政府、重慶經開區管委會、中國智谷(重慶)科技園主辦,重慶軟件園承辦的數字經濟與區塊鏈技術應用研討會上,多名區塊鏈產業企業人士及專家圍繞區塊鏈相關問題進行探討交流,建言重慶把握區塊鏈“風口”建設“智慧城市”。
區塊鏈概念在國內首次提出,是工信部在2016年10月發布《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中。當年底,區塊鏈被作為戰略性技術寫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的通知》。
進入2017年,國內10多個省市相繼出臺支持鼓勵區塊鏈產業發展相關政策,區塊鏈陸續在金融、醫療等領域快速應用,區塊鏈產業初步形成。當年11月,重慶市經信委發布培育區塊鏈產業相關政策意見,次年9月,渝中區成立全市首個區塊鏈產業創新基地。
今年11月,市經信委再次發布關于促進區塊鏈發展的相關政策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市將培育2—5個區塊鏈產業基地。截至目前,我市已創建重慶區塊鏈產業創新聯盟,成立區塊鏈行業協會,并正在建設區塊鏈智庫聯盟研究院、區塊鏈聯盟技術咨詢服務中心,籌備建立區塊鏈產業基金等。
研討會上,多名專家建言,重慶應圍繞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領域,加大區塊鏈技術研發投入,在政府管理、金融服務等領域開放一批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引導推動區塊鏈技術與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深度融合。
對此,市經信委表示,我市區塊鏈產業發展將圍繞“融合、服務、人才”關鍵詞進行,包括推進區塊鏈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和實體經濟融合,探索區塊鏈技術在公共服務領域運用,以及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培育高水平創新團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