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本源、助力實體、服務地方,是金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當下銀行業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
作為西北首家A股上市銀行,西安銀行(600928,股吧)始終秉承“服務地方,服務中小,服務市民”的市場定位,緊抓陜西西安大發展的歷史性機遇,通過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持續推動數字化、特色化、綜合化轉型,全面提升金融發展水平,從而成為助推陜西“三個經濟”發展的金融中堅力量。
立足本源促進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西安銀行三季度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經營規模2654億元,各項存款超過1631億元,各項貸款超過1476億元,實現營業收入51億元。2019年中國《銀行家》城市商業銀行競爭力(2000億-3000億)排行榜中西安銀行位列第一名,并再次獲得“最佳公司治理城商行”及“最佳金融創新獎”;榮獲2019年度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年度城商行大獎,其實力可見一斑。
西安銀行緊抓陜西西安大發展的歷史性機遇,主動融入國家戰略、服務區域發展,支持實體經濟、助力智慧城市建設、大力支持小微企業、科技賦能新金融服務模式,持續推動數字化、特色化、綜合化轉型,特別是緊扣陜西省打造“三個經濟”有利時機,積極支持基礎設施在建項目及補短板項目建設,積極支持高速公路、鐵路、機場、城市軌道交通、市政公用設施、棚戶區改造等重大項目建設,已經成為支持地方金融的主力軍。
深耕小微為民營經濟注入新動力
西安銀行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始終牢記“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初心,服務觸角早已伸入地方經濟的“毛細血管”,為許許多多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這一點,陜西中興林產有限責任公司最有發言權。作為中國蘋果產銷大省,以往產生的大量蘋果廢棄樹枝,都被農民當作柴火焚燒,既污染環境也造成巨大浪費。中興林產是全國首家以果樹枝丫材廢棄物為原料,生產中高密度纖維板為主的現代化工業企業,然而發展初始卻面臨流動資金短缺、融資難的困境,正當企業一籌莫展之際,西安銀行雪中送炭,給予了中興林產4600萬元信貸支持,使其在西安涇河工業園成功上線第一條生產線。“作為從外地來到西安的創業者,正是西安銀行及時給予的信貸支持,可以說我們一路成長都要感謝西安銀行的長情陪伴。”中興林產負責人說。
這只是西安銀行支持民營經濟服務的一個縮影,西安銀行憑借其深耕小微的豐富經驗,從不停歇自我蛻變的步伐。借助AI、大數據等信息技術重塑業務模式,西安銀行“線上+線下”的金融服務模式,塑造全流程、智慧化的業務模式,實現智慧營銷、智慧風控、智慧管理,著力提升客戶體驗,降低人力、運營和風險成本,打造特色小微金融服務平臺,推出“西銀E貸”“樂享貸”“科技金融貸”等特色金融產品,助力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發展。2019年西安銀行入選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報價行,成為新增兩家城商行之一。
科創引領打造高效便民體驗
在信息科技飛速發展、客戶消費行為不斷變遷的時代背景下,西安銀行尤為重視通過科技賦能和產品創新,積極打造新一代智慧銀行體系,為市民提供更為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
圍繞科技賦能普惠金融,西安銀行進一步豐富“科技+金融+民生”深度融合的金融服務模式,在政府公共服務、衛生醫療、安居環境、收費繳費等領域實現場景共享、服務共建。西安銀行相繼開發出“慧管家”“云繳費”“智慧醫院”“西銀錢包”等特色產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上線全國首個“出租車智慧碼”,以科技金融助力出租車行業進入智慧出行時代;10月聯合多家機構圍繞“西安地鐵APP”攜手開展移動金融領域的創新應用,共同開啟“智慧出行”新時代,而在冬季更是推出了熱力繳費云平臺,便利數十萬的市民用戶,輕松掃碼即可支付暖氣費,極大提升了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和市民滿意度。
成績來之不易,實干促進發展。未來,西安銀行將緊緊抓住當前陜西西安加快追趕超越的歷史機遇,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服務陜西“三個經濟”,圍繞西安“十項重點工作”,不斷優化金融服務質效,穩步推進戰略轉型,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追趕超越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