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0年來,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其中,住房和城鄉建設成績斐然,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貢獻,為打造宜居宜業“美麗溫州”奠定了堅實基礎。主要表現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踐行“美麗溫州·精建精美”建設使命,促進城區首位度提升。
以自然美、經濟美、城鄉美、生活美、人文美“五美”新溫州為目標,全面開展“大建大美”行動,并向“精建精美”提升、向“全域美”拓展。三年累計開工“大建大美”項目721個,建成475個,完成投資2040億元。致力打造甌江兩岸沿線、塘河兩岸沿線、三垟濕地、中央綠軸、歷史文化街區等“兩線三片”五大亮麗城市名片,甌江兩岸夜游燈光秀、白鹿洲公園光影秀、上陡門浦公園、三垟濕地花溪花海和五馬街-禪街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提升等標桿項目全面提升城市顏值和品位,贏得市民廣泛點贊。
以城市快速路建設為重點,全面補齊城市內部交通結構短板,全力推進城市道路和停車設施建設,市區現有城市道路總長1782公里,其中城市快速路34公里,停車泊位47.5萬個。
認真落實中央環保督查問題整改,全力推進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置設施建設,加快構建“適度超前、彈性發展、低碳安全”的城市生態基礎設施體系。全市現有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46座,日處理能力179萬噸,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15座,日處理能力10690噸。
二是秉持“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初心,完善住房體系建設。
堅持將城中村改造作為棚戶區改造的主攻陣地,集中發力、連片改造,市區累計對108個行政村實施改造,涉及9.28萬戶,拆除舊房1560萬平方米,拓展了城市發展新空間,棚改工作獲得了國務院督查激勵。棚改安置住房項目建設提速提效,2015年以來,全市開工棚改安置住房23.9萬套、竣工16.6萬套、交付14.6萬套。
切實保障城鎮中低收入群體居住條件,累計惠及住房困難家庭66萬戶、146.35萬人,住房保障覆蓋率達到22.60%,人均住房保障面積達到18平方米,公共租賃住房基本實現了上年度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100%以下住房困難家庭“應保盡保”。人才住房保障政策進一步完善,建立重點危舊房監管清單,確保房屋居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