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年來,深圳創造了從高新技術產品裝配,模仿加工到大規模品牌制造直至在若干領域實現創新引領的奇跡。深圳如何蛻變成長為“創新創業之都”?政府、市場、企業、第三方,誰在推動創新與創業?深圳該如何抓住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從微觀企業數據看深圳經濟轉型”報告近日在哈工大(深圳)第四屆創新經濟論壇上發布。該報告覆蓋了2013至2015年深圳市7405家高新技術企業成長的動態數據,包含樣本企業的基本特征、人力資源、創新能力和財務狀況等120余個變量信息。
通過對這3年數據的梳理和分析,深圳市創新數據挖掘和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得出結論:創新企業是深圳轉型的基礎,人才聚集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是創業的基礎。對于經濟轉型,深圳政府的經驗則在于維護企業的多樣性、連續性和前瞻性。
“之所以選取2013-2015年時間序列數據,是因為這是深圳經濟向創新型經濟轉型成功的關鍵三年。”上述平臺研究員潘強解釋。
報告顯示,政府可以對市場競爭路徑發揮引導作用。2013年-2015年間,深圳科創委向企業的各項資助金額超過40億元。而將時間延伸至2014年至2019年間,深圳市科創委通過各種項目向企業發放的科技研發資金約270億元,接近一半的資助項目指向深圳最具有優勢的電子信息技術。同時,在深圳所有無償創業資助項目申請中,60%集中在電子信息技術領域。
與此同時,近5年來,深圳高新技術企業復合增長率超過30%,僅2018年就新增了3185家。這一年,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8296.63億元,同比增長12.73%。
在此過程中,深圳對創新性企業的引導經驗在于維護企業的多樣性、連續性和前瞻性。
從多樣性上看,深圳政府引導方向是創新性競爭,原則上不鼓勵同質性競爭,因此每一項或幾項資助背后就代表著一個新產品、一道新工藝或一項新技術,幾千項資助所反映的多樣性極為豐富。
從連續性和前瞻性上看,這一期間,深圳有接近一半的資助項目指向深圳最具有優勢的電子信息技術,充分體現了市場創新和政府引導的連續性。此外,在穩定優勢領域的同時,還預先布局生物醫藥、航天航空等一系列新動能技術領域,為之后的深圳經濟轉型成功奠定了基礎。
“深圳在航空領域的異軍突起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迸藦姳硎?。
上述報告同樣顯示,企業如果在創業階段拿到政府資助,創業成功率會有明顯提升?!皟H從2013年到2015年數據來看,深圳新增的科技型創業企業就增長了一倍。而所有創業起步的企業能走到研發這一步的比例約17%,但是在創業階段如果拿到政府資助,成功率則達到25%左右。政府扶持對企業減少創業風險確實有幫助?!迸藦妼Υ私忉尅?/p>
具體到單個企業的扶持上,深圳市科創委會資助符合條件的初創企業;初創企業成長到一定規模后,發改委給予支持;企業發展到下一個階段后,深圳經信委將予以支持?!叭齻€階段聯合起來,企業再通過VC、PE獲得投資,最終可能走向上市。”深圳市原副市長唐杰、哈工大(深圳)發展規劃委員會主席唐杰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政府不會直接決定企業的資源配置,而是支持企業研發、創新,讓企業獲得更快成長。
“10年以后,這7000多家深圳樣本企業中,有希望再產生一批新的骨干型或者支撐型企業?!碧平苎a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