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國務院批復新一輪試點方案,推出177項試點任務,特別是在老百姓關心的就醫方面,北京市進行了多種實踐。為了全面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深入落實北京市政府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促進醫企深度合作,12月27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科創中心(以下簡稱“科創中心”)在京成立。
醫藥產業加速迸發開放創新活力
北京市探索包括醫藥衛生領域在內改革開放路徑,在政策支持、服務機制上積極實踐,一批先行先試舉措取得顯著成績。如,允許舉辦中外合資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支持在國外研發、具有重大意義的新藥項目在京開展臨床試驗,探索全國首例大型公立醫院與社會資本以特許經營合作辦醫改革模式,創新生物制劑進出境監管模式等。
北京市商務局局長閆立剛介紹,北京獲批復成為全國首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以來,形成了70余項全國首創的開放創新舉措,向全國和自貿試驗區不同范圍分四批推廣了創新經驗。
他透露,2018年,北京市醫藥制造業增長16.2%;醫療保健消費占總消費比重超過7%,對總消費增長的貢獻近12%。目前,北京醫藥健康產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5%以上,北京貢獻了全國數量最多的源頭創新品種,醫藥產業正加速迸發開放創新活力。
閆立剛表示,北京朝陽醫院科創中心的成立,正是全面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落實北京市政府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促進醫企深度合作的新探索。
據了解,北京市目前已建成項目推進的“一庫四機制”,為每個項目配備了服務管家,實行全覆蓋、全過程、全方位的服務,重點服務了近500個項目。此次朝陽醫院和永泰生物的合作納入了試點的市級統籌項目,市領導親自調度,多部門協同上門服務,大大加速了項目的落地實施,加速了改革的進程。
打通“最后一公里” 搭建醫企聯合創新發展新業態
在啟動會上,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雷海潮表示,北京在醫療領域加大了三方面的工作力度,一是著力優化市場準入環境,放寬外資辦醫準入政策,開展診所備案制試點,醫療機構審批提速增效;二是提升國際化醫療服務水平,豐富涉外醫療服務供給,規劃建設國際醫療示范項目;三是全力推進創新發展,成立科技創新工作領導小組,開展“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實踐行動,推進監管改革。希望各醫療機構與試點企業展開多元化創新實踐,探索醫企服務新業態,帶動醫療經濟發展,為政策完善提供實踐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