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深圳已累計認定國內高層次人才9000余人,累計引進海外留學人員超過13萬人。下一步,深圳將全方位打造“國際人才高地”,加快打造“高技能人才培養創新區”。新時代新機遇,發揮僑務資源助力深圳招才引智將大有可為。
深圳成海歸創新創業沃土
創業經驗分享、項目路演推介、妙語連珠回答專家評審團的尖銳提問……今年11月22日一大早,五洲賓館華夏廳就被從全國各地趕來的海歸擠了個滿滿當當。第八屆中國(深圳)海歸創業大會的舉行,再次將海歸小伙伴們創新創業的熱情點燃。“創新是深圳這座城市最鮮明的特征、最醒目的標簽。”閆先生是一位留美海歸,于2013年回國發展,此后選擇了在深圳從事風投工作。此次前來參加創業大會,就是希望物色到好的項目,攜手項目方共同圓夢。在他看來,相對于國內其他大城市,深圳更開放包容,崇尚拼搏文化,是創業者的天堂,同時也是一個令人敬仰的城市。
深圳三匚科技創始人楊東寧于2014年9月離開香港科技大學到深圳。前面三年是創業準備期,主要是做創業前的技術積累和經驗積累。2018年1月,他創辦了深圳三匚科技。在他看來,深圳有良好的創業氛圍,有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在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過程中,需要廣大新僑海歸以國際視野的宏大格局關切中國本土創新,推動在關鍵科技領域實現新的突破,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據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的數據,截至目前,深圳引進海外留學人員超過13萬人。其中,朗科、迅雷、華因康、柔宇科技、光峰光電、光啟、華大基因、云飛勵天、諾康醫療、華傲數據、奧比中光等一大批“留”字號企業,已成為深圳自主創新與產業提升的重要力量。“在深圳創業的海歸人員要把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引入中國創辦高科技企業,帶動深圳的科技創新能力。海歸創業者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可以邀請港澳的人才團隊加入自己的科技創新公司,協調區域優勢壯大企業、拓展市場。”深圳歐美同學會會員、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張坤晶說。
海外人才紛紛搭“僑”而來
“深圳的人口數量與紐約的差不多,但紐約已發展了近400年,而深圳建市才40年,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城市,其發展之迅猛由此可見一斑。”今年4月,經美國硅谷深圳聯誼會牽線搭橋,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美國加密實驗室首席科學家惠特菲爾德·迪菲不遠萬里來深參加第二屆“智薈深圳·海外專才深圳行”活動,還受邀在開幕式暨院士講壇上作了“互聯網后(After internet)”的主題演講。他說,深圳開放程度高、產業鏈完整,未來發展前景讓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