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圍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國際消費集聚區建設等十大工程,提檔改造中央商務區,建設智慧商圈和國際郵輪母港,培育首店經濟,發展夜經濟。
“重慶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夜經濟將會成為新動力。”兩會現場,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相關部門熱議如何發展夜經濟。
獨特魅力
“夜經濟”已成為重慶名片
“夜經濟體現著一個城市的活力、魅力、競爭力,反映著一個城市的繁榮程度和現代化水平,是城市發展水平和品位的重要體現。”市人大代表趙敏,市政協委員陳萍、蘭廷春表示。
他們認為,夜經濟已經成為重慶的一張名片。江北區九街、渝中區較場口夜市、洪崖洞民俗風貌區等,已成為市民、游客熱門打卡點。
去年底,在“中國十大夜經濟影響力城市”評選中,重慶以獨特的魅力位居榜首。重慶已擁有2個全國頂級流量的熱門商圈:解放碑商圈和觀音橋商圈。重慶單個商圈日均人流量為49萬人次,在商圈日均人流量排名中位居第一。
目前,全市共命名市級夜市街區33條,在建市級夜市街區12條。主城區是夜市街區建設的重點,渝中區較場口夜市,江北區九街、鎏嘉碼頭—星悅薈等夜市相繼開街。區縣夜市也加快發展,合川金科世鄰夜市、銅梁馬家灣夜市、南川名潤河濱夜市、酉陽桃源水街等均建成開街。
創新舉措
豐富夜消費場景、植入人文土壤
解放碑、觀音橋商圈為什么能成為全國頂級流量的熱門商圈?主要在于創新。
蘭廷春認為,觀音橋商圈有兩方面創新。一是城市經營理念從大拆大建轉為城市更新,提高了管理與服務效能,保留了文化本底,保障了夜經濟健康發展。北倉、鯉魚池42號等夜經濟主場,已成為持續發展的文化源動力。
二是將城市歷史文化植入夜經濟。北倉文創街區原是抗戰時期重慶紡織廠倉庫,現已打造成了文藝青年心中的“重慶最美倉庫”,既傳承了城市文化和記憶,也讓夜經濟有了文藝味道。
陳萍認為渝中區繁榮的夜經濟,得益于創新性建立起內容豐富的夜消費場景。圍繞夜間娛樂,渝中區打造了GVC影院、言幾又書店、卡通尼樂園等文娛旗艦店,以及火拳競技網吧、炫影空間卡丁車等優質市場主體。新盤活了文化宮、巴渝劇場等老舊劇院,培育了時代中心、白象街303小劇場等大眾新興演藝場館,年營業性演出達2000余場次。
渝中區還堅持打造夜經濟主題,每年舉辦夜市文化節,線上線下聯動、全力營造促消費氛圍。2019年國慶期間,解放碑商圈日均人流量達到5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