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光伏發電打造成具有規模優勢、效率優勢、市場優勢的特色支柱產業,使青海成為國家重要的新型能源產業基地。”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視察時,為青海新能源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從2017年開始,我省連續三年開展了“綠電7日”“綠電9日”“綠電15日”100%清潔能源供電實踐。在“綠電”期間,全省范圍內,無論民用電,還是企業用電全以水、風、光等清潔能源供電,實現用電零排放,連續改寫了全清潔能源供電的世界紀錄。
新能源產業異軍突起,光伏發電功不可沒!作為當今最清潔、最環保的新興能源,在青海具有得天獨厚的“追光逐日”發展優勢。
中國最大的光伏發電基地
青海省不僅水電資源豐富,太陽能資源也得天獨厚,是發展新能源產業理想之地,也是中國重要的區域能源接續基地。
坐擁豐富的自然資源,省委省政府確立“一優兩高”發展戰略,將清潔能源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四張牌”之一,舉全省之力建設清潔能源“雙示范”省。
據統計,目前,我省新能源并網裝機達1227萬千瓦,其中光伏發電955萬千瓦、風電266萬千瓦、光熱6萬千瓦,占全省總裝機的43.9%。不難看出,光伏發電已在新能源發電量中占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項數據顯示,我省擁有荒漠化土地面積約1900萬公頃,日照時數在2400至3300小時之間,因為海拔高、紫外線輻射強,使得我省成為光熱資源豐富的地區之一。依托豐富的光熱資源,全力推進光伏全產業鏈不斷壯大,青海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光伏發電基地。
從塔拉灘的一塊塊光伏電板,到萬里黃河“第一壩”,依托優勢,世界最大的水光互補光伏電站在這里建成,實現了水電與光伏發電的完美結合。850兆瓦水光互補關鍵技術的突破,為大規模光伏并網電站穩定入網提供了全新的途徑,填補了國內大規模水光互補關鍵技術的空白。
一條閃著金光的光伏產業鏈
為了把總書記關于發展光伏產業重要指示落到實處,實現青海光伏產業彎道超車,走在全國前列,加快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和新時代幸福西寧,為綠色能源示范省建設作貢獻。西寧市政府于2016年11月出臺了《西寧市建設光伏制造業基地的實施意見》并明確了今后的發展目標。
圍繞推進綠色能源示范省和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發展目標,有效拓展光伏光熱發電應用,培育一批具有創新優勢和市場競爭力的光伏光熱產品制造、系統集成和運營服務骨干企業,形成具有特色的光伏光熱建筑一體化設計、制造、應用和服務體系,產業技術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位居全國前列。
為了實現從光伏發電到“光伏制造”,西寧市依托全省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和大規模荒漠化土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在東川工業園區引進了亞洲硅業、黃河水電、陽光能源、鑫諾光電、國電投、聚能電力、拓日新能源、陽光電源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光伏制造企業,初步形成了多晶硅—單晶硅—切片—太陽能電池—電池組件完整的光伏制造產業鏈,聚集了逆變器、光伏玻璃、石英坩堝、鋁邊框、支架等一批配套光伏產業,形成了迄今為止我省最為完整的工業產業鏈條,成為光伏全產業鏈發展的“小高地”。
東川:光伏產業集群優勢凸顯
光伏產業發展就要走集群化發展之路,這就要依托東川工業園區已形成的光伏晶硅材料產業基礎,以提高光伏多晶硅、單晶硅及切方企業效益和產品核心競爭力為目的,通過抓創新、推技改、降能耗、減成本、促聯合、提效益、擴產能等一系列措施,做強光伏晶硅基礎材料產業。
多晶硅產業要打造亞洲硅業(青海)有限公司和青海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兩個多晶制造化工綜合體,以多晶硅生產中各環節高純產物為原料,發展一批循環經濟綠色項目,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發展,實現多晶硅材料綠色化、多元化、高端化發展。
如今,通過短短幾年的發展,亞洲硅業(青海)有限公司建成了單套系統年處理四氯化硅11萬噸的規模,實現了全閉路循環生產,成為國內單套年處理量最大的冷氫化裝置;青海鑫諾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經過直拉單晶熱場改造項目,增加了單位單晶爐投料量,產量增加30%,電耗降低10%。
以循環經濟、節能減排,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為目標,亞洲硅業與青海中利光纖技術有限公司,建立了全球首例多晶硅廠和光纖廠循環經濟合作項目。
在如今的東川工業園區,發揮光伏產業集群優勢,達到多晶硅年產能約2.3萬噸,單晶硅年產能約7000噸,電池年產能約500兆瓦;光伏組件年產能約1吉瓦,逆變器年產能約0.5吉瓦,光伏組件鋁邊框年產能約1.5萬噸……
“對于光伏產業來說,青海整個產業規模目前是全國最大,潛力非常巨大,我們想把好的技術投入到好的省份。為此,我們在積極與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對接,盡快加入到光伏產業鏈中。”上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提及光伏產業這樣表示。
光伏產業“小高地”崛起
如今,以東川工業園區為代表的光伏產業發展基地,通過不斷探索走出了一條新能源發展的綠色之路,成功打造出完整的光伏產業制造鏈,成為光伏發展的獨特“風光”。
一直以來,黃河公司以清潔綠色發展、積極延伸產業鏈條,壯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層次,率先在國內打造了從多晶硅—切片—電池—組件—光伏電站系統集成—光伏電站開發建設運行的完整產業鏈,成為青海光伏電站開發的主力軍。
2019年8月23日,黃河水電西寧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高效N型IBC電池組件生產線開始聯動調試,成為國內第一條量產效率超過23%的高效電池及組件生產線,使得我省產高效光伏電池及組件產品躋身國際一流水平。12月23日,公司和意大利公司簽訂組件產品出口合同,標志著我省IBC產品首次進入國際市場,對我省新能源產業和光伏技術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目前,硅片產線通過產能升級改造,高自動化應用水平,產能由5000萬片/年提升至1.2億片/年。目前,西寧組件產線經過生產線升級改造、雙面五柵半片電池組件生產技術及自動化升級改造項目,產能由200兆瓦提升至270兆瓦。
黃河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謝小平介紹,近年來,公司牢牢把握創新發展主動權,針對創新資源分散、要素聚集度低、協同創新不足等問題,進一步完善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創新驅動能力明顯增強,成為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