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四川召開2020年全省科技創新工作會議。在總結2019年工作的同時,也對2020年重點任務進行了部署。
據了解,預計2019年,全省研究開發支出超過830億元,增長13.6%;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84萬億元,增長9%;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8%。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突破5500家,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標任務。登記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9275家,居全國第4位。
新的一年里,2020年,四川力爭高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達到2萬億元,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同時,還將推進成渝雙城經濟圈具有全國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主動對接重慶市,積極謀劃平臺共建、政策共通、市場共融、人才共用等工作。
看成績
全省登記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9275家居全國第4位
記者從會上獲悉,預計2019年,全省研究開發支出超過830億元,增長13.6%;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84萬億元,增長9%;科技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2750億元,增長10%;實現技術合同交易額1200億元,增長20%;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8%。
在重大科技專項推進方面,全省啟動氫能源與智能汽車、智能制造與機器人、先進材料、核電與核技術應用等4個重大科技專項,“十三五”規劃布局的10個重大科技專項全面布局,已組織實施項目214項。從近期開展的中期評估結果看,已突破關鍵共性技術270余項,研發新產品130余個,轉化成果70余項,涌現了航空大部件模塊化交付、細胞治療產品等一批標志性成果,國內首臺F級50MW重型燃氣輪機整機成功點火。
另外,創新型企業群體規模擴大。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突破5500家,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標任務。登記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9275家,居全國第4位。重大創新平臺也加快建設,全省建成各類科技創新基地(平臺)1684個。
科技金融結合更加緊密。省雙創基金依靠4億元省財政資金出資,募集規模達87億元,設立17支子基金,累計完成74個項目超過10億元投資。省成果轉化基金募資超過3.5億元,儲備項目100余個。持續推進國家和省級促進科技與金融結合試點建設,建立12家科技支行和17個科技金融分中心(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