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手機以及移動支付技術的不斷完善,互聯網金融業務也逐漸被轉移到移動端,移動互聯的無邊界性可以讓用戶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和資金,進行貸款和理財,移動金融為大眾帶來更多便利。
11月18日,在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惠普金融”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發言時強調,普惠金融的服務對象是弱勢群體,金融知識相對匱乏,對金融風險的識別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也較弱。要形成鼓勵互聯網+惠普金融發展的政策體系,通過政策,為惠普金融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本次論壇上,針對移動金融在普惠金融發展中的作用,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發表《移動金融助推普惠金融發展》的主題講話,首先,移動金融能夠提高惠普金融的商業可持續性。其次,移動金融能夠擴展惠普金融的可獲得性,移動金融創新了金融業長期以來的物理特征和運行模式,能夠不受時間、空間、地理、氣候等客觀因素影響,真正打通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使金融服務的血液融入到更深,更廣的經濟毛細血管,從而滿足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的多層次金融需求。第三,移動金融能夠提升惠普金融的滿意度。
移動金融生態圈蓬勃發展
當下,各大金融機構和互聯網金融平臺,都在移動金融生態圈內積極布局。各種新型產品層出不窮,讓民眾直接受益。比如,直銷銀行最大的特點就是打破了此前各銀行間的客戶壁壘,手機銀行讓服務更貼近于生活,互聯網金融機構則為有借貸需求的雙方提供最直接的借貸平臺,并且將戰略布局向移動端拓展。
惠人貸CEO李晨認為,與去年相比,本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對于普惠金融的關注超出預期。普惠金融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要方向。在傳統的金融模式和技術條件下,惠普金融難以擺脫成本高、效率低、商業可持續難度大的制約,而隨著互聯網技術和通信信息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技術路徑為惠普金融的發展創造了更多可能性。
惠普、商業、安全需平衡
惠人貸一直在關注普惠金融的創新模式和發展趨勢,不僅僅在PC端開展資金與理財業務,而且非常重視移動端金融業務的展開,將產品創新延伸到手機終端。
值得注意的是,移動金融并沒有改變金融的功能屬性和風險屬性。
李東榮會長在談到如何提升移動與惠普金融水平時,強調了構建風險防控機制的重要性。他指出,在開展移動金融創新應用時,要充分考慮客戶在金融知識儲備,信息保護意識,風險承受能力,終端技術條件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注重建立多層次的移動金融風險防控體系,不斷提高移動金融技術標準、業務規范的執行力和約束力,有效增強移動金融安全管理和風險防控能力。
惠人貸CEO李晨表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需要穩扎穩打地邁步。未來,惠人貸將繼續充分利用現有平臺優勢,通過與投資用戶的溝通,有效完善用戶體驗,另一方面將繼續發揮互聯網金融的優勢,將互聯網、科技基因充分實踐,把握好金融的惠普性、商業可持續性和安全性之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