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行業整頓,使得招聘需求隨著泡沫的消退也隨之回歸理性。用人需求在縮水以及求職者的熱情有些降溫,但同時,2019年三季度區塊鏈求職人數仍是招聘人數的7.12倍。
區塊鏈領域平均薪酬為16317元,存量人才鳳毛麟角
當下市場區塊鏈人才短缺,趨之若鶩的求職者主要受到高薪吸引,從而造成了盲目跟風的現象。智聯招聘大數據顯示,區塊鏈相關崗位的招聘薪酬大幅領先于全國平均水平,平均招聘薪酬達到16317元,是全國平均的近兩倍。
界面記者瀏覽公開信息發現,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旗下公司長三角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在11月發布招聘信息,公開招聘區塊鏈技術總監、區塊鏈架構師、區塊鏈研發工程師等多個崗位。此次招聘的崗位數量多而且薪酬待遇具有競爭力。招聘信息顯示,區塊鏈技術總監、數據中心經理的月薪均在50-80k。
事實上,由于技術較新,歷史沉淀少,擁有相應知識結構和工作經驗的存量人才在現階段依然鳳毛麟角。騰訊區塊鏈技術總經理、騰訊技術專家李茂材表示,要將區塊鏈技術推進至不同行業和場景,目前的矛盾點仍在于懂產業的人對技術不了解,懂技術的人對產業可能不了解。發展區塊鏈技術需要典型的復合型人才。
區塊鏈從業者的實際畫像是一群學歷高、職場資深人士。存量人才多為本科及以上學歷,高于區塊鏈需求人才的學歷要求。本科學歷占據56.18%,占存量人才大多數,大專學歷占22.22%,碩士及以上占比18.57%。半數人才工作經驗超5年,10年以上工作經驗者占比兩成。
這些存量人才多畢業于我國一流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等專業。位于前列的高等院校是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北京郵件大學,專業多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金融學等,與區塊鏈底層技術及當前應用場景契合度高。
招聘需求集中在一線、新一線城市,深圳領跑需求,北京人才扎堆
從2019年第三季度區塊鏈招聘需求的城市分布來看,人才需求主要集中于一線和新一線城市,與人才求職城市分布對應,且人才供給明顯更集中在一線城市。
目前,區塊鏈相關人才主要集中于一線城市,占比高達六成,深圳、上海、北京位于第一梯隊,招聘人數占比分別達21.07%、16.07%、13.9%。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對區塊鏈人才的招聘需求已經超過北京,領跑全國。顯然政策利好和技術發力讓深圳區塊鏈發展走在了前列,2018年8月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在深圳開出,深圳作為區塊鏈技術最先落地應用的城市,經過一年的發展,其在區塊鏈技術發展方面的領先地位開始凸顯。
新一線城市成都,也極其渴求相關人才,需求以5.34%的占比高居全國第五,緊隨四大一線城市之后。
另一方面,城市供求存在明顯錯位,區塊鏈人才在北京扎堆,而深圳區塊鏈人才供給卻還無法達到需求規模。目前,區域鏈人才主要集中在北京,其次是上海,兩地區塊鏈職位數量跟不上求職人數增長。不過京滬深三地的經濟實力和生活條件都處于國內第一梯隊,人才的流動也比較便捷。
隨著區塊鏈技術不斷推進應用落地,加之區塊鏈人才短缺的現狀,區塊鏈產業人才培養和制定人才標準迫在眉睫。各地政府發布針對區塊鏈技術人才的政策;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已開設區塊鏈相關課程及實驗室,與區塊鏈企業合作,積極發力區塊鏈的人才培養和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