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今天發布《北京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初步核算,2019年,北京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371.3億元,比上年增長6.1%,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16.4萬元;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7756元,比上年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后實際增長6.3%,快于GDP增速0.2個百分點。
《公告》還顯示,2019年,北京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2.3%。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817.1億元,比上年增長0.5%。全年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小幅波動,二手住宅價格總體穩中有降。1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4%,同比上漲4.8%;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6%,同比下降0.5%。
全年實現市場總消費額27318.9億元,比上年增長7.5%。其中,服務性消費額15048.8億元,增長10.2%。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270.1億元,增長4.4%。其中,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實現網上零售額3366.3億元,增長23.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7.4%。另外,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43038元,比上年增長8.0%。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下降2.4%。基礎設施投資下降3.8%。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下降0.9%。其中,住宅投資增長0.7%,辦公樓投資下降27.3%,商業營業用房投資下降17.7%。全年房屋竣工面積1343.3萬平方米,下降13.8%。
《公報》在最后部分專門介紹了2019年北京市推動高質量發展情況,一組組令人興奮的數據,可謂成效明顯。
動能轉換方面:2019年實現新經濟增加值12765.8億元,按現價計算,比上年增長7.5%,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6.1%,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為132件,比上年增加20件。全年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總收入6.5萬億元,增長10.5%;其中實現技術收入13061.3億元,增長16.9%。
結構優化方面:2019年高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8630億元,按現價計算,比上年增長7.9%;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4.4%,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8405.5億元,按現價計算,增長7.3%;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3.8%。全市高技術制造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9%,占制造業投資的比重為54.0%,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服務性消費對總消費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2.7%,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教育文化和娛樂消費較快增長。
提效降耗方面: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勞動生產率為50.3萬元/人,比上年提高4.6萬元/人;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人均創收250.8萬元,比上年增長14.1%。按可比價格計算,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8%;萬元地區生產總值水耗為13.02立方米,下降0.01%。
民生改善方面:全年城鎮新增就業35.1萬人,各季度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較低水平,分別為4.0%、4.2%、4.2%和4.0%。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408.3億元,比上年下降0.8%;其中,用于教育、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社會保障和就業的支出分別增長10.8%、13.8%和16.6%。保障性住房投資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27.8%,施工面積占商品房施工面積的比重為41.3%,銷售面積占商品房銷售面積的比重為37.3%。全年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15057元,比上年增長20.2%,快于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1.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