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一方面做好疫情防控,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另一方面接連打出多項政策“組合拳”,穩妥推進復工復產,充盈企業信心,一步步讓經濟社會發展走上正軌,千方百計加快追趕超越步伐。
保障基本生活供應
市民“餐桌”豐富價格平穩
暖陽普照,高陵區中王農產品合作社,不時有運輸車輛進出往返,倉儲庫房內各類蔬菜分類成堆擺放,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將蔬菜結捆、塑封、裝箱……中王農產品合作社是省級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面向各大商超和企事業單位配送蔬菜和雞蛋。“區上給我們辦理了復工和通行證,在西安境內配送基本上是暢通無阻。”企業負責人呂練武告訴記者。
外地出現高菜價,西安市民擔心菜籃子。1月28日,西安出臺五條措施保民生,給物流車輛開辟綠色通道,每車發放3000-5000元的政策補貼,給經營門店發放一次性用工補貼;并陸續設置118個便民服務點投放儲備菜。這樣的保障不僅讓企業安心,也讓家住高新區的市民劉立偉一家感受到了便利。2月17日,他前往附近的華潤萬家采購,除了蔬菜,他還打算補充一桶食用油和一袋面粉。“雖然在家宅了很多天了,但是餐桌上的事兒從未發愁,價格也不高。”劉立偉一邊說著,一邊在貨架上取下了愛菊牌的食用油和面粉。
作為我市糧油和主食豆制品的重要保障企業,1月28日,愛菊集團就開始恢復生產,米面油、包子、饅頭、面條等主食產品陸續投放市場。“全面復工后,面粉大米產能可保證每天220萬人的口糧供應;油脂加工能力為每天1000噸,可保證約2000萬人的食用需求;包子、饅頭等主食可保證每天20萬-30萬人的供應量。”愛菊糧油副總經理劉冬萌介紹。
與此同時,東方乳業每日生產鮮奶、酸奶、奶制品等30余噸;西安頂益食品有限公司(康師傅)1月28日按程序提前復工,每天生產方便面14萬桶供應市場;西安漣漪飲用水有限公司每天生產純凈水3萬桶……生活類企業加班加點進行生產,保障了西安市民生活必需品的供應。
重點項目有序建設
“一企一策”助工業企業穩步復工
從春節至今,重點項目建設者們依然奮戰在施工一線,不同的是確保項目質量安全的同時,增加了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
奧體中心項目周邊市政及柳林路下穿隧道施工現場,各項施工正在緊張有序地開展。這里的施工人員“零流動”,并嚴格執行生活區到工作區“兩點一線”的全封閉管理。國際港務區則對項目施工現場強化消毒管理,做到不留死角。
在地鐵14號線2標段三義莊站,工人們佩戴著口罩進入“戰斗”狀態,有的協助挖掘機清理渣土,有的對公共區域進行消殺。市軌道集團制定了詳細的方案和預案,建立各在建項目參建人員信息管理系統,實施聯防聯控,加強工地管理。
在確保絕對安全的前提下,規上企業也開始陸續組織復工。
2月17日,法士特復工已經一周。每天早上7時30分,裝三車間裝配鉗工崔喆乾戴著口罩準時趕到廠區門口,經過一道道程序進入廠區。進入車間,他又一次測量體溫,與3名工友一起對更衣室、辦公室等進行全面消毒。隨后開始調試機器,排查故障。在從嚴落實疫情防控責任措施的前提下,法士特迅速圍繞市場急需產品,及時組織多條生產線復工復產。“這幾天,看著生產車間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生機,心情也變好了!”
截至2月16日,西安市復工的工業企業累計達到310戶,復工人數10萬余人。其中,32戶大型工業企業產能逐步恢復。
為幫助企業做好疫情防控,西安市各區縣、開發區對各復工企業提供“一對一”服務,全力協調解決企業面臨的人員、交通、就餐、住宿等問題。
2月16日,西安智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用餐區,員工小劉吃上了熱氣騰騰的油潑面。“今天是我們復工第一天,本來還擔心沒飯吃呢。”這些飯菜由航空基地的“餐館聯盟”通過線上訂單,送餐到企。 “‘餐館聯盟’中的企業,經營場所內部一天至少兩次消殺送餐,工作人員必須每天定時監測體溫,同時全部佩戴口罩。”航空基地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商貿行業組師美妮說。
合力播種希望
政策組合拳助企業輕裝上陣
疫情給不少行業帶來了沖擊,尤其是中小企業生存壓力越來越大。
陜西迪凱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亞洲近來總是面露愁容,房屋租金、工資支出、流動資金,企業還未復工,困難卻有不少。跟他同樣犯愁的還有不少文旅、服務行業等重災區企業。
2月8日,西安市政府印發《關于有效應對疫情促進經濟平穩發展若干措施(暫行)》,21條措施減成本、擴投資、 穩就業、 促發展,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幫企業“輕裝上陣”。而各部門、各區縣開發區,也根據行業和轄區企業特點,不斷推出減負扶持政策,幫助企業平穩度過特殊時期。
“市政府公布的21條措施里,專門對文旅企業撥付了3億元旅游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恢復旅游業,其中就有一項是對精品旅游演藝進行獎補。真是太及時了,我們也正在同政府部門積極對接爭取。”華夏文旅(西安)旅游度假區戰略發展部隋文濤告訴記者,企業所在的浐灞生態區也出臺了具體幫扶措施。“其中,對區內各旅游景點,由文化產業扶持專項資金按門票價格的30%給予補貼。對于規模以上文化企業,2019年11月及12月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按生態區財政留成部分的20%進行補貼,2020年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生態區財政留成部分進行全額補貼。這些措施都讓企業倍感溫暖。”
孫亞洲也展開了笑顏,“現在,高新區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a參保中小企業,可返還企業及其職工2019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真的減輕了壓力,讓我們有信心渡過難關!”
春耕時節又至,在1000萬元專項資金的加持下,藍田、閻良、高陵等我市的主要農產區開始備耕。文旅產業雖然沒有了以往的忙碌,但從業者們也沒有停下腳步。一組“秦風小將”公益海報在網上和朋友圈里刷了屏,以秦俑為原型的萌態秦風小子也戴上了口罩,宣傳著勤快洗手、宅家辦公的新風尚。西安唐煌文化藝術創作有限公司總經理嚴河告訴記者,這組海報都是設計團隊居家在線合作的成果,未來這組海報也將出現在西安的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