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的重要指示要求,2019年8月30日,江蘇自貿區南京片區正式揭牌,由此拉開了建設序幕。2020年,南京片區進入全面建設階段,揭牌半年來南京片區建設取得了哪些成果?如何統籌做好南京片區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今年有哪些重點工作?如何推動自貿區南京片區建設發展走在全國全省前列?
3月2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開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南京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指出,建設自貿區是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是我們必須擔負好的重大政治責任,也是南京必須緊抓不放的重大發展機遇。全市上下要共同按下自貿區南京片區建設的“快進鍵”,為全市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揭牌半年,南京片區建設碩果累累
自去年8月揭牌以來,自貿區南京片區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取得了務實成效。
制度創新持續深化。國家批復的江蘇自貿區實施方案,涉及南京片區的121項改革創新任務,目前已經實施101項。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將南京市能夠下放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全部下放給自貿試驗區南京片區”的工作要求,目前南京片區可行使的六大類權力事項數為847項,賦權比達85%。
自2019年12月開始實施“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工作以來,截至2月26日,改革惠及企業數累計1206家,其中直接取消審批的329家、審批改報備的45家、實行告知承諾的457家、優化審批服務的375家。
高質量發展富有成效。大力集聚全球頂尖創新資源,建設“兩城一中心”(即“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營造一流營商環境,主要發展指標位居同批次各片區前列。
在自貿區南京片區“先行先試”,建設EDA公共服務平臺,構建平臺運營績效跟蹤評價機制,分階段對平臺購置EDA工具和相關硬件進行補助。
圍繞基因技術和細胞治療產業,建設人體免疫細胞/干細胞綜合細胞庫、細胞質量檢測中心、細胞制備中心、細胞臨床技術網絡服務中心、企業孵化中心等“一庫四中心”。
推動金融機構在片區集聚,自貿區掛牌以來,工行、農行、中行、建行、郵儲、南京銀行等6家銀行設立了自貿區業務中心或支行。截至目前,江北新區共有包含地方金融組織在內的金融機構776家,2019年新增169家。
區域聯動扎實推進。推動成立長三角自貿試驗區聯盟,與上海臨港新片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為國內首個與上海臨港新片區達成戰略合作的自貿片區,同時,探索在市內其他板塊建立聯動創新區。
政策體系初步建立。2019年12月18日,南京片區發展的“1+9”措施出臺,通過新聞發布會等進行宣傳解讀,逐一推動落地落實,強化了要素支撐保障。
推進機制逐步完善。調整領導小組,高質量編制南京片區實施方案。尤其是在最近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南京片區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有力有序推進防控措施落實,及時出臺穩企政策,加快企業復工復產;同時發揮產業優勢,積極支持企業化危為機,快速推出病毒檢測試劑等產品以及樣本檢測等服務,為防疫大局貢獻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