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重慶市各領域黨外人才貫徹中共中央和重慶市委部署,積極投身抗疫,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黨外人才是我國統一戰線和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他們參與其中顯示了單獨,有利于精準有序扎實推動復工復產。”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經濟學者、清華大學博士后唐魏認為,“匯聚起防控抗疫和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的磅礴力量,全年既定目標必將如期實現。”
投入戰斗在一線
重慶知聯會副會長、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院長龔放作為渝西片區8個區縣唯一確診病人收治醫院負責人,持續戰斗在醫療第一線,收治確診患者,始終保持醫務人員零感染、確診病人零死亡。農工黨中央委員、重慶市委會副主委,市疾控中心主任戎蓉作為市級醫療救治專家,一直處于戰備狀態,持續開展疫情形勢研判,承擔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和技術指導,完成重慶首例病例確診和大量疑難標本檢測。
九三學社社員、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感染科主任田文廣自第一例病人發現以來,立即組織籌建隔離病區并擔任病房主任,全面負責隔離病區人員調配、部門協調、行政管理等工作,每天堅持與一線醫務人員查房,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為病人帶來信心和希望。
農工黨黨員、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主任張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參與起草重慶市救治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重癥與危重癥患者救治建議》,多次參與湖北孝感ECMO危重患者遠程會診。重慶知聯會會長、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院長任紅作為疑似病例篩查定點醫院負責人,堅守在防控一線,組織專家第一時間開展疑似患者篩查,為疫情防控打下了堅實基礎。據不完全統計,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000余名黨外骨干醫護力量奮戰在醫療救治一線,其中600余名莊嚴宣誓、馳援湖北。
科技攻關助抗疫
九三學社重慶市委會副主委,中華醫學會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分會主任委員,重慶醫科大學校長、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黃愛龍教授勇擔重任,牽頭承擔全市抗新型冠狀病毒重點應急攻關“2019-nCoV免疫診斷試劑盒”研究項目,成功開發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化學發光免疫檢測試劑盒。
致公黨重慶市委會常委、西南大學藥學院院長胡昌華教授面對核酸檢測準確性等方面問題,積極組建技術攻關、生產制備和臨床驗證聯合團隊,成功研發處一款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IgM/lgG抗體檢測試劑盒,可在3—10分鐘快速觀測抗體檢測結果,準確率高達95%。
九三學社社員、邁基諾(重慶)基因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總經理兼首席科學家伍建成功研制出了“病毒篩查—鑒別診斷—疫情監測”3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檢測自動化系統解決方案。民革黨員、重慶聚融(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梁華國,籌集并捐贈價值約40余萬元的醫用酒精3.7噸、N95口罩1000只、防護服1000套、醫用防護口罩4萬多只。
捐款捐物顯擔當
民建會員、重慶富士達投資集團董事長楊遠倫免收商戶租金210萬元,捐贈價值30萬元的物資。致公黨黨員、英國華人醫療信息協會執行會長廖瀛,聯合中英醫療大健康公司及海外華人社團,積極參與全球調配醫療物資計劃,推動復星集團籌措法國、英國、德國、葡萄牙、日本、印度等地的24萬余件套防護服和20萬余個醫用口罩。重慶知聯會常務理事、重慶天使投資引導基金董事長賀亞軍,積極協調組織合作方IDG資本、峰瑞資本、洪泰基金、險峰創投、360金融聯合、360公益基金會等企業,合計捐款達2200萬元。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統一戰線各領域黨外人才累計捐款捐物或組織捐款捐物已超過3億元。
重慶知聯會副會長、重慶郵電大學副校長陳前斌利用掛職中國科協學會,組織所分管的中國體育學會、中國毒理學會開展疫情應急科普及防控倡議,指導編發“親子操”在全國推廣鍛煉。民建重慶市委會副主委、重慶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翁振杰充分利用信托機制優勢,聯合多家信托公司和中國信托業協會設立“重慶信托·萬眾一心共抗疫情”(多期)慈善信托,發起捐款倡議,資金全部用于援助湖北、重慶等地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和患者。
重慶知聯會副會長、重慶靜昇律師事務所主任彭靜正著手研究涉防控等不可抗外力訴訟糾紛研究,籌備開展在疫情發生期間企業所涉勞動合同履行專題講座,探索運用法律手段為廣大市民積極參與抗擊疫情解除后顧之憂。民進重慶市委會副主委、市音協主席張禮慧與民進會員周亞輝在大年初一創作歌曲《致敬!勇敢的逆行者》,民進會員、國家一級演員張偉為武漢新冠肺炎疫情譜寫并演唱歌曲《萬眾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