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基地
建設中國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基地、上合組織地方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基地、中國高端農業裝備產業基地、青島國際種都核心區產業基地
●五大高地
設立中國農業科學院青島研究中心、建設中國農機院青島智能農業技術研究院、建設智慧農業聯合創新高地、海洋漁業科技創新高地、國際農業人才交流培訓高地
●三大中心
建設中國農機農事交易中心、中國進出口農產品展示交易中心、中國 (北方)國際水產品交易中心
●六大展會
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亞洲農業與食品產業博覽會、中國國際農業投入品博覽會、中國國際鄉村產業博覽會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陸 波
本報3月9日訊 青島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打造農業“國際客廳”三年行動計劃 (2020—2022年)》,將組織實施“4536”工程 (即“四大基地、五大高地、三大中心、六大展會”),打造農業“國際客廳”,爭取到2022年吸引國內外客商40萬人次來青參展、洽談和采購,培育形成千億級農業 “國際客廳”產業鏈,推動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打造農業轉型升級的 “國際客廳”。青島將推動建設中國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基地,加快推進綠色食品加工業發展,延伸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高附加值產品、高新技術加工產業鏈,建立現代物流體系和加工科技創新體系。2022年全部建成后,該項目農產品加工業年產值達到350億元左右;將推動建設上合組織地方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基地,在膠州市規劃建設以上合組織國家農產品、技術為特色的農業對外開放試驗基地,打造農業“雙招雙引”支撐平臺、農業對外開放政策集成試驗平臺、農業對外合作服務平臺。深化與上合組織國家和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業合作,引進、培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農業跨國公司,開展農業新業態、新模式等領域合作,提升農產品貿易規模與質量;推動建設中國高端農業裝備產業基地,加強先進農機裝備研發創新、優化提升和驗證示范,加快培育本土特色農機企業、農業投入品智能裝備制造行業領軍企業,引進世界農機巨頭、國字號科研院所和農機行業領軍企業,支持本土農機企業“走出去”。2022年全部建成后,該項目農業裝備產業年產值將達到100億元左右;建設青島國際種都,出臺現代種業發展扶持政策,在即墨區建設青島國際種都核心區產業基地。建設國家級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建立“研發—中試—推廣”育種體系。
打造農業科研創新的 “國際客廳”。青島將推動設立中國農業科學院青島研究中心,重點建設農業科技創新平臺、農業產業孵化平臺、農業交流合作平臺和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平臺;建設中國農機院青島智能農業技術研究院,重點建設智能農機裝備技術研發孵化中心、海水養殖技術裝備研究中心和國家級現代農業大數據云服務中心,打造農業機械化云服務平臺;建設智慧農業聯合創新高地,共建國際智慧農業產業化推廣聯盟,召開國際智慧農業交流研討會議;建設海洋漁業科技創新高地,依托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等高校院所,加強海洋漁業科學與食物產出過程功能實驗室、深藍漁業工程聯合實驗室等創新單元建設。建設全球首艘10萬噸級深遠海養殖工船;依托在青高校院所建設國際農業人才交流培訓高地,承接援外農業培訓、德國“雙元制”、互派研修生等中外合作國際化農業人才交流培訓項目,建立農業人才國際交流的長效機制。
打造農業流通貿易的 “國際客廳”。青島將推動建設中國農機農事交易中心,規劃建設國際農機交流、全球農機展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二手農機交易和世界農機配件集散等功能板塊,承接高端國際性展會,對外輸出農業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將建設中國進出口農產品展示交易中心。在西海岸新區規劃建設以設施蔬菜為特色的“一帶一路”農產品交易中心,依托中國供銷北方智慧物流港項目,建設中國農產品批發價格指數平臺。在即墨區加快建設以干鮮果品為特色的國際農副產品交易中心,在膠州市加快建設以果菜、凍品為特色的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在平度市加快建設集農產品批發、冷鏈物流、倉儲加工和農產品檢驗檢疫于一體的中國供銷農產品物流園。2022年全部建成后,該項目農產品年交易額將達到200億元左右;建設中國 (北方)國際水產品交易中心,在西海岸新區重點建設國際遠洋產業區、精深加工區、中心漁港經濟區及冷鏈物流基地,打造輻射東北亞的現代化國際水產品貿易平臺。2022年全部建成后,該項目水產品年交易額將達到200億元左右。
打造農業展示推介的 “國際客廳”。青島將爭取承辦國際海洋相關會議,整合提升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世界海洋科技大會 (論壇)等涉海國際交流活動,深化海洋領域國際交流合作;計劃舉辦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亞洲農業與食品產業博覽會、中國國際農業投入品博覽會、中國國際鄉村產業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