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重慶高新區正處在疫情防控關鍵期、經濟社會發展恢復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期、建設科學城打造“升級版”新歷史時期。日前,重慶高新區以視頻連線的方式,與國內6位相關領域專家學者舉行“借智會”,深入研究和討論重慶高新區推進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相關話題。
深度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在重慶高新區召開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專家研討會上,重慶高新區與6位專家學者圍繞重慶高新區如何服從服務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發展的主題,對重慶高新區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目標定位、總體思路、重點事項,重慶高新區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發展路徑及重大項目安排等內容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對話。身處國內各地的專家學者從宏觀、微觀、學術理論、思維邏輯、項目建議等多個維度,對相關工作進行了充分剖析,并積極建言獻策。
專家研討會的召開,體現了重慶高新區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心。其實,在此之前,重慶高新區已先后謀劃推動多項重點工作,積極對接相關市級部門,委托專業機構初步研究提出了《重慶高新區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研究報告》,主動與成都高新區溝通,雙方初步商定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
專家建言重慶高新區積極當好“排頭兵”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提出,使得成渝兩地改革開放和高質量發展迎來新的重大戰略機遇。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專家研討會上達成共識,重慶高新區要以此為新起點,當好成渝一體化的“排頭兵”,早謀劃、早部署、早推進,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期,會同成都高新區一起,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開好頭、起好步。
原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區域科學協會理事長肖金成表示,可以肯定的是,重慶高新區未來會成為成渝雙城經濟圈重要經濟增長極。作為經濟增長極,就要聚集經濟要素。重慶高新區要聚集的經濟要素,不能局限于本區域,要放眼全國、全世界。
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易小光認為,重慶高新區、重慶科學城有自己特定的歷史使命。應該思考的是,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重慶高新區要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進而成為科創中心的主要支撐者以及推動川渝地區協同創新體系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敬說,重慶高新區可以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在順應“增長極”發展規律和理論前提下,可以在四個方面對外做出貢獻:高新技術,高水平產業,高水平人才的聚集、孵化、輸出,開放。
重慶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副書記向旭東建議,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高新區的規劃既要符合當前起步階段的現狀,又要適應未來發展,要兼顧宏觀與微觀,充分考慮智能、生態、交通、人才、支柱產業、特色產業等諸多要素。
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涂建軍指出,如何定位、如何外部合作與協同、如何內部擴容與規劃,是重慶高新區面臨的三個問題。美國硅谷和斯坦福大學在創新方面互相激發、成就的例子可以為重慶高新區與高校的創新要素關系提供參考價值。
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教授、重慶大學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徐煜輝認為,討論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要基于三個背景:一是全球正處于資源緊缺背景下的發展模式;二是雙城體制下多城競爭與合作的發展模式;三是如何以全域謀一地、以一地服務大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