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醫科大學坐落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風景秀麗的鯉魚山下,是新疆一所獨立建制的醫學院校。2016年8月26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原國家衛生計生委、教育部聯合印發《關于共建新疆醫科大學的意見》,學校正式成為省部委共建高校。學?,F有鯉魚山校區、北校區、明園校區、倉房溝校區,另有位于河馬泉新校區的雪蓮山校區,占地2165畝。學校下設22個院部,開設26個本科專業,涵蓋醫學、管理學、理學、文學四個學科門類,形成了以醫學類為主,其他學科相輔相成的專業結構與布局。
全校教職工15693人(含七所附屬醫院),其中專任教師1328人。擁有首批“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2個,“青年長江學者”1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全國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人,國醫大師1人,全國名中醫2人, 2人獲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61位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7人獲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獲國家何梁何利基金獎;32人獲得自治區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學校建有2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現有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省部共建實驗室1個、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個、教育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培育項目1個、自治區重點實驗室13個、自治區研究所24個、教育廳重點實驗室5個。新校區正在建設國內領先水平的聯合實驗平臺。
學校以醫學學科為主,現有6個自治區“十三五”重點學科,其中2個高峰學科、4個高原學科;臨床醫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5‰;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6個特色專業、1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6個自治區重點專業。
學校立足新疆及周邊地區重大疾病、特高發疾病防治和區域特殊藥物資源開發開展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重大研究計劃項目涌現,近2年在Science、Journal of Hepatology等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4篇,實現了新疆醫科大學在生命醫學研究領域重大突破,自治區科技進步獎數量連續十年蟬聯全疆高校第一。
學校共有實習基地68家,其中直屬附屬醫院7所,非隸屬附屬醫院6所。學校臨床教學及實習基地集中了全疆優質資源、優勢凸顯。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在2019年榮獲第十三屆中國醫院院長年會“中國醫院質量管理獎(2019)卓越獎”,連續三屆榮獲中國醫學人文大會“人文愛心醫院”稱號,在“2018中國醫院競爭力醫院100強”排名中位居第55位,在復旦版2018年度中國區域醫院綜合實力排行榜中位列西北第三;第二臨床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是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新疆分中心、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新疆分中心、高級卒中中心、中國胸痛中心、自治區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自治區重點實驗室-新疆神經系統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第三臨床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癌癥中心;第四臨床醫學院(附屬中醫醫院)是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重點中醫醫院、國家中醫藥優勢特色教育培訓基地、國家中藥炮制傳承基地、國家“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國家衛生計生委關節鏡診療技術培訓基地、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培訓基地、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并設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第五臨床醫學院(第五附屬醫院)是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母親微笑行動”定點醫院,國家衛健委頒發的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典型醫療機構;第六臨床醫學院(第六附屬醫院)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脊柱外科研究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骨科醫院,吉林大學-新疆醫科大學國際聯合醫療及研究中心。第七臨床醫學院(第七附屬醫院)是新疆目前的公立性老年病醫院。國家心臟中心新疆心血管中心、國家腫瘤中心新疆分中心兩個重大建設項目落戶新醫大。各附屬醫院協同發展、整體聯動,形成了優勢集中、各有特色、分布合理、實力強勁的醫療資源集群。
學校加強與國內外知名高校的交流合作。學校與美、俄、日、英、法、德、巴基斯坦等多個國家的大學及研究機構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特別是近幾年來,學校國際教育的規模和質量,學歷被阿聯酋、沙特、巴基斯坦、巴林等多個國家認可。中南大學、吉林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為我校全面對口支援高校,同時與復旦大學、中山大學、中國藥科大學等20余所大學建立了長期援疆共建合作關系,各高校選派援疆干部專家實施援疆、目標援疆、團隊援疆等形式,促進了學校辦學水平的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