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產按下加速鍵,盡快達產滿產是大中小企業共同目標。事實是,企業復工達產之路并不通暢,排在首位的就是國內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復產進度不同步。在戰“疫”復產的特殊時期,直面挑戰、主動求變,打通生產供應鏈配套成當務之急。
到3月13日為止,萬華機械的恢復生產一路暢通。企業的主要生產原料鋼鐵屬于不間斷開工行業,運輸打通后供應不成問題,其他配件和協作企業也都在省內采購。
訂單在手、原材料充裕,不料卻遭遇下游的“卡殼”。總經理魏仁介紹說,萬華的整車廠客戶目前大多沒有開工,生產計劃遲遲下不來,訂單只能拖后履行。“部分生產線現在處于‘空轉’狀態。”他表示,整車廠估計在三月中下旬會陸續開工,這段時間要保證一定的生產能力和工作狀態。
要如何才能全鏈“滿血復活”?復工復產步伐遭遇堵點。
無錫市工信局運行處相關人士介紹,江浙滬等地區企業復工起步早、進度快,但全國復工情況并不同步,產業鏈各環節恢復水平存在差異,讓本地企業的產能恢復大打折扣。如同木桶短板效應一樣,實際復產率最終受制于上下游產業鏈的復工。
“必須是全鏈條的復工復產,我們才能持續生產。”雪浪環境副總經理蔣洪元最近一直為外地配套企業的復工而困擾。作為一家系統集成企業,他們的供應商和協作企業50%都在省外,“目前南方廣東、福建等地的供應商已經逐漸復工并開始供貨,但上海、京津冀地區的代理商、企業還沒有復產,對生產依舊有一定影響。”
制造業就是這樣,一大特性就是有著完整、成熟的產業鏈。平時分工協作、緊密配合,同樣,每個環節的遲滯也將通過鏈條傳導到每一家具體的企業。這種傳導性還不是單鏈的。
生產自動門控電機的億騰科技上下游企業總共有280多家企業,分布于省內和廣東、浙江。到14日,未復工名單上只剩一家。問題是,有兩家供應商的供應鏈還沒恢復,產能缺口巨大。總經理方惠芳說,權宜之計,億騰只有尋找替代廠家。
據無錫市工信局運行處鮑靜介紹,這兩天,無錫對涉及重點產業鏈的省內外未復工配套情況進行了梳理,首批39家重點企業,配套供應商里有40多家沒有復工,其中28家位于湖北。打破地域界限,疏通供應鏈,這將是一場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