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經濟需要應用場景作為支撐。在3月31日舉行的發布會上,成都從場景營城理念出發,以“供場景、給機會”為邏輯主線,推動經濟工作組織方式由“給優惠”向“給機會”轉變,現場發布并解讀了《供場景給機會 加快新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重磅推出9條政策措施,圍繞夯實場景突破基礎、創新場景供給方式、厚植場景培育土壤三個維度為新經濟企業提供場景賦能。
夯實場景突破基礎
“新基建”項目不受投資規模限制
場景創新,離不開技術、產品的突破,以及軟硬基礎設施的支撐。成都聚焦于此,“補短板、強支撐”,從硬核技術、新型基礎設施、數據資源三個方面推出政策措施,進一步夯實場景突破的基礎。
具體而言,《政策措施》提出要支持硬核技術攻關催生新場景。明確支持企業獨立或牽頭組建“創新應用實驗室”,圍繞人工智能、網絡協同制造、云計算和大數據、生物技術、區塊鏈等硬核技術和接口標準,開展市場化應用攻關,為場景突破提供技術支撐。
場景創新離不開軟硬基礎設施的支撐,《政策措施》提出要加快布局新型基礎設施支撐新場景。明確要適度超前建設智能感知、邊緣計算、通信網絡等硬件設施,探索建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條件的土地供應制度,為構建應用場景提供感知、傳輸、運算等基礎支撐。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不受投資規模限制,優先納入成都市重點項目計劃,給予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
數據正在成為未來城市競爭的關鍵要素,《政策措施》提出要匯聚關鍵數據賦能新場景。明確支持在蓉企業獲取導航電子地圖測繪制作甲級資質等基礎數據類資質,提升行業級數據的整合歸集和應用能力。支持新經濟平臺類企業將業務數據接入成都市公共數據運營服務平臺,以市場化方式促進數據“共建共享共用”,開展城市協同治理、產業功能區建設等應用場景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