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頭”一詞,來源于拉丁文。相傳在原始的美洲部落,每次戰爭結束后,他們都會把對方的頭顱砍下來,作為戰利品帶回,炫耀著掛在腰間或者是懸掛于部落中,以此彰顯自己的實力,又可以威脅來犯的敵方。后人將這種帶有原始暴力色彩的行為,形象地稱之為“獵頭”。
其實,這種神秘族群離我們并不遙遠。從目前的考古資料可見,“獵頭族”在我國嶺南大地上也曾存在過。1962年8月,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在清遠三坑馬頭崗東周墓里,發現了被稱為“人首柱形器”的青銅制品。多數專家都認為,這種特殊的隨葬品與歷史上的“獵頭習俗”有關,并根據周圍墓葬規模推測,這種可安裝于它物之上的器具,當系較有身份的部落頭人或部族酋長、貴族所擁有,平時作象征權杖之物,死后則為殯葬祭器,是社會地位的一種標志。
而具有現代意義的“獵頭”最早作為軍事詞匯,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5年,美國作為主要的戰勝國之一,制定出代號“阿爾索斯”的計劃(Alsos),組建了一支秘密突擊隊潛入硝煙彌漫的交戰場所,俘虜、綁架了大批戰敗國的科學家、工程師,空運到美國本土,以確保戰后快速發展。例如,被譽為“美國太空計劃之父”的前德國火箭專家沃納·喬·布勞恩就是其中之一。因此也有人說,“阿爾索斯突擊隊”是美國政府最早的一家“獵頭公司”。
后來,“獵頭”一詞用來特指網羅人才。人們將獵頭的“頭”解釋為兩種含意:一是指頭腦,代表智慧、能力;二是指頭領,即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或企業的經營者。“獵”與“頭”合在一起,準確地說,就是接受用人單位的委托,按照其給出的條件,專門在市場上獵尋具有專業技能或高層管理能力的高級人才。在國外,這是一種十分流行的人才招聘方式。
獵頭產業迅猛發展。早在1926年,美國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家獵頭公司——“迪克·迪蘭人才搜索(Executive Search)公司”。20世紀70年代以后,在公司合并與重組浪潮中,獵頭公司重新洗牌,組建了跨國公司和大型獵頭集團公司,進而成立了國際獵頭協會(簡稱AESC)。截止到2006年,AESC成員公司遍布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員1000多家。
獵頭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進入21世紀以來,在各國政府的支持、鼓勵和刺激下,形形色色的獵頭公司充當了全球人才爭奪戰的主力軍。1993年,全球獵頭產業的收入僅為30億美元,而到了2005年,則高達100億美元。其中,活躍在北美地區的3000多家獵頭公司,年收入總額就超過40億美元。實力強勁的跨國型主要集中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瑞士、德國和亞洲的日本、韓國、新加坡以及中國的香港、臺灣等地區。美國是獵頭產業最發達的國家,它占據了世界獵頭產業70%以上的市場份額,僅在當今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大型跨國獵頭公司中就獨占7席。
北京獵頭的聯系方式:
北京第一辦公室:北京朝陽區廣渠東路3號中水電國際大廈1010-1015
北京第二辦公室:北京市海淀區大柳樹路15號富海大廈5樓
北京第三辦公室:北京市朝陽區廣渠東路3號中水電國際大廈1002-1005室
北京第四辦公室:北京市海淀區上地三街9號金隅嘉華大廈E座5樓
北京第五辦公室:北京市朝陽區廣渠東路唐家村5號3-220室
北京第六辦公室:北京市朝陽區廣渠東路唐家村5號3樓
北京第七辦公室:北京市海淀區大柳樹路15號富海大廈5樓
上海總部:中國上海市徐匯區吳中路39號新概念大廈10樓
24小時熱線:400-067-9767
埃摩森(北京)獵頭機構專注本土化的同時有著不輸頂級跨國獵頭的專業度,素有“招聘周期短、服務費用平、響應速度快”之美譽。如需合作,請致電埃摩森24小時商業拓展辦公室服務專線 400-067-9767 或在線提交招聘需求。閱讀更多:北京獵頭公司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