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腦問了一個全世界都沒有問過的問題——從資源和規劃的角度來看,到底需要多少資源才能支撐一個城市的發展?城市大腦、城市數字化試圖來回答這個問題。”昨天下午,浙大城市學院“城市數字治理創新班”開班,中國工程院院士、杭州城市大腦總架構師王堅在創新班上的“第一課”上說,世界把問題留給了“年輕人”,認為未來在他們手上。
在課上,王堅以“城市大腦,杭州獻給世界城市的禮物”為主題,闡述了數字化、城市、治理和創新之間的關系,他認為,城市大腦希望探索的問題是,如何讓人類生活更好的同時,減少人類對地球的消耗。
從“一號工程”到“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再到“全國數字治理第一城”,杭州的數字化改革在城市發展中,實踐遠遠走在理論的前面。
那么,杭州應該如何講好城市大腦的杭州故事?如何培養適應數字化改革和城市發展的人才?尤其是基于數字化治理的基層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迫在眉睫。浙大城市學院“城市數字治理創新班”應運而生。創新班的成立,旨在聚焦城市數字治理的實踐、理論和機制研究,總結和推廣城市數字治理的先進理念和思想的同時,培養具備城市大腦賦能治理理念、熟悉政府管理流程與基層社會治理需求,能夠運用城市大腦推動治理能力提升的創新型、復合型和應用型本科人才。
“作為一所與城市發展高度融合的應用型高校,這也是城市學院未來發展的一種嘗試。專門為數字治理開設培訓班培養人才,這在全國也是首創。”浙大城市學院黨委書記洪慶華認為,浙大城市學院能開設這個班,是依托杭州多年來的數字化改革創新的實踐,有著天時地利人和。前不久,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定調杭州的“十四五”,要打造“數智杭州·宜居天堂”。杭州要朝著這個目標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養,高校也亟須主動融入,“城市數字治理創新班”的開設,正是走出的第一步。
據悉,“城市數字治理創新班”的人才培養將以校地共建、定制培養等方式,與杭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城市大腦研究院、街道(社區)等單位共同凝練人才需求、能力塑造的具體方案,編制教材,予以定制化、適配型培育,實施人才定制輸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