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工業源遠流長,新中國第一架飛機、第一枚海防導彈、第一輛摩托車、第一臺輪式拖拉機都在南昌誕生。
進入新世紀以來,南昌堅持大開放主戰略、新型工業化核心戰略,工業經濟邁入了跨越式發展時期,形成了31個大類、130多個中類、400多個小類較為齊全的工業體系。
尤其是近年來,南昌市加快構建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現代產業體系,大力“強攻產業、決戰工業”,工業經濟發展成績顯著。走出了一條“增量崛起”與“存量變革”并舉的“南昌路”。
規上工業增加值連續19個月全省第一
2018年,南昌市工業戰線主要工業數據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創造了兩項全省第一。
統計數據顯示,南昌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連續19個月保持全省首位,列中部省會城市第3位、全國省會城市第4位;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395.4億元,同比增長15.2%,總量繼續保持全省首位;南昌市工業用電量和制造業用電量均位列全省第2,同比增長10.8%、19.8%。
2019年上半年,南昌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列全國省會城市第2位;實現營業收入3238.3億元,同比增長10.7%,總量占全省比重達到21.3%,占比去年同期提高1.7個百分點。
已形成三個千億產業兩個五百億產業
漂亮的工業發展數據的背后是工業產業體系的完善和產業布局優化的強力支撐。
到2018年底,南昌市共形成了三個千億產業,分別是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產業(1211.9億元)、電子信息產業(1138.4億元)和綠色食品產業(1085.9億元);兩個500億元以上產業,分別是新型材料產業(836.0億元)和機電裝備制造產業(521.7億元)。
2019年上半年,南昌市重點打造的八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增長10%,增速高于全市1個百分點;實現營業收入2677.2億元,同比增長11.1%。
當前,南昌市提出構建“4+4+X”的新型工業產業體系,即重點打造汽車和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裝備等四大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以及綠色食品、現代針紡、新型材料、機電裝備制造四大特色優勢傳統產業,配套發展工業設計、金融服務、眾創開發、智慧物流等若干個生產性服務業。
四大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中,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產業表現尤為突出。
目前南昌市已經形以江鈴集團、凱馬百路佳客車為龍頭,格特拉克、遠成汽配等零部件企業為配套的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擁有生產企業200余家,汽車年產能85萬輛,產品覆蓋客車、輕卡、越野車、轎車和專用車等多個領域。
同時,南昌市還緊緊抓住國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契機,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目前已能生產純電動和混合動力大、中型客車,以及純電動轎車、物流車、環衛車、工程車等多個品種。
今年上半年,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營業收入624.7億元,同比增長5.4%。
南昌市電子信息產業主要集中在南昌高新區、南昌經開區(臨空經濟區),在青山湖區、進賢開發區也有分布。目前,南昌市重點發展移動智能終端、LED以及VR三個產業。
其中,南昌市手機整機生產企業達13家,南昌成為全國重要的移動智能終端產業基地之一。在LED領域,南昌已形成核心材料、核心裝備、上游芯片、中游封裝和下游應用等完整產業鏈。在VR領域,南昌VR產業四大中心、四大平臺逐步成型,VR小鎮加速建設,國家級VR制造業創新中心創建工作加速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