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人社局發布《深化改革創新 助推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工作方案》,重點從激發生產要素流動活力、保障支撐“四新”健康發展、精細化服務傳統動能改造、建立新舊動能轉換服務保障制度四個方面出發,推出了17條具體工作措施,著力加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對全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這一中心工作和重要任務的引導、支撐和保障,為全市經濟成功轉型升級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支撐。
新業態就業政策服務新經濟
青島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島城經濟發展出現了網約車、共享經濟等新興經濟和企業環保搬遷、智能制造等傳統動能成長的新變化。而且,全市將進入新舊動能轉換加速期,以分享經濟、信息經濟、生物經濟、綠色經濟、創意經濟、智能制造經濟為階段性特點的新興經濟業態將逐步成為新的增長引擎,制造業新模式、農業新業態、服務業新領域將全面拓展深化,新的經濟結構和增長格局將逐步形成。
面對這種新變化,青島市人社部門主動適應全市新動能加速成長和傳統動能改造提升需要,優化完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政策,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清障搭臺,提高服務新興經濟領域市場主體的能力和水平。
青島市人社局就業促進與失業保險處處長宋平介紹,青島市將研究新業態就業和勞動用工特點,搭建新業態就業崗位信息發布平臺,完善就業、職業培訓等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新經濟就業創業人員,享受現行創業擔保貸款、職業技能培訓等扶持政策,增強新經濟帶動就業創業能力。實施企業用工定點監測和失業預警制度,在全市抽樣選取3000戶企業,建立企業用工監測網絡直報平臺,及時掌握企業勞動用工動態變化,更好地為企業提供人力資源支撐。
“加強新興產業勞動關系調整推動新業態企業、行業組織與勞動者就勞動報酬、勞動條件、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等開展集體協商、簽訂和履行集體合同。探索建立政府、行業組織、勞動者共同參與的規則協商、利益分配和權益保障新機制。”宋平表示,青島將出臺企業平臺化、創客化人力資源管理政策,推廣海爾“人人創客”模式,挖掘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企業自身的創新創業潛力。
鼓勵人才流動集聚
為適應新動能加速成長和傳統動能改造提升的需要,青島市將完善人才集聚流動機制,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破除制約人才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激發人才流動活力,為新動能培育提供人才要素支撐。
圍繞新舊動能轉換需要,青島市面向全球,實施頂尖人才、領軍人才、海外人才、“雙高”人才(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基礎人才等五個人才集聚行動,深入實施博士后培養留青計劃。
建立外籍雇員制度,青島將出臺做好新形勢下外國人才引進工作的意見,建立健全有競爭力的國際人才集聚制度。實施資深海歸來青計劃、外籍留學生留青計劃,推進人才智力跨國轉移。
此外,青島市將全面推進“去行政化”的事業單位職員制改革,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改革人才服務體制機制,精準配置人力資源,合理控制人力資源成本,通過一些列創新舉措,助推新動能發展壯大。
“提升人才支撐能力,促進新舊動能轉換,主要是通過跟進對接,加強就業政策與財政、金融、產業、貿易等政策的銜接,實現就業與經濟工作的良性互動。”青島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改革人才體制機制,靶向引才育才,做好就業能力提升、失業人員再就業和職業技能培訓等基礎工作,構建起適應新舊動能轉換需求的人力資源供給體系。
公共服務事項實現網辦
圍繞全市新舊動能轉換大局,青島市人社局部門將不斷改進完善組織保障、政務服務、法規政策等方面的制度建設,為“四新”健康發展營造有利的制度環境。
首先建立重大項目就業聯動服務機制。對全市重點建設項目實施分類對接、靶向服務,做到“未開工的跟進度、已開工的挖崗位、已建成的抓配置”,靶向實施特色招聘、人力資源配置、培訓對接等精準服務,不斷提升就業培訓對重點建設項目的服務效能。
其次將推行“互聯網+政務”行動,全面實行并聯審批管理,限時辦結制度,提高工作協同性,爭取在2018年底全面實現公共服務事項網上預約、審批、咨詢、服務,辦理類公共服務事項70%以上達到三級標準、40%以上達到四級標準。健全實體服務體系,實現各類經辦服務平臺之間實時互聯互通,建立部門間協作機制,持續提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領域公共服務響應能力和水平。
據悉,為了適應新舊動能轉換趨勢,青島市將及時修改完善就業、社會保險、人事人才、勞動關系等法規政策,廢止阻礙新興業態發展的政策文件。根據新動能成熟程度,及時研究出臺新的政策制度,確保新興領域經濟主體在勞動關系、社會保險、人才流動等方面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