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泉州市委、市政府把實施“數控一代”示范工程建設和發展智能制造作為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推動傳統制造業向數控化、智能化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為培育智能制造示范典型。泉州市通過實施“數控一代”示范工程建設,培育一批示范企業和示范項目。2015年以來,全市共有7家企業等被列為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全省20家),2家企業項目被列為省級智能制造樣板工廠(車間)示范項目,64個項目被列入省級智能制造重點項目(數量居全省首位),洛江區、晉江市被認定為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基地。培育34個(條)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和“數控一代”示范生產線。今年泉州市國家智能制造項目取得突破,其中百宏公司項目獲得國家智能制造專項支持,補助資金6000萬元;海天、恒安公司項目被列入2016年國家智能制作試點示范項目。
泉州還抓好政策資金扶持和金融保障。市、縣兩級財政每年籌集上億元專項資金,疊加省上的扶持,在項目研發、首臺套開發、成果轉化、市場推廣應用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企業年度補助資金總額最高可達1000萬元。此外,在爭取省上資金支持的基礎上,加大金融信貸支持。鼓勵金融機構設立機械裝備事業部、特色支行等專營機構,通過降低擔保條件、創新金融產品、應用買方信貸、按揭貸款等工具,對生產和購買高端設備的企業,予以融資保障,累計發放企業設備貸款超過400億元。
同時,泉州市加快引進創新服務平臺,采用“平臺+項目+人才”方式,相繼引進和建設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制造研究所、華中科技大學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術研究院等高端公共創新服務平臺,通過組織哈工大工研院、華中智能研究院等平臺開展技術宣講、項目對接,邀請平臺專家開展“數控一代”智能制造培訓,推動平臺與企業間的合作。目前已推出紡織、建材、工程機械等新品種上百個,在紡織鞋服、建筑建材、食品飲料、機械裝備、造紙印刷、電子信息等行業建設了一批“數控一代”生產示范線。
為推進“兩化”深度融合。泉州市積極開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工作,目前已有14家企業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積極推動2016年福建省兩化融合重點項目建設,我市共126個項目列入省庫,總投資116億元,數量位居全省第二位。
泉州市經信委工作人員介紹,下一步,泉州將認真貫徹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落實《關于加快推進“數控一代”促進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實施〈泉州制造2025發展綱要〉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政策,發展壯大智能裝備產業,培育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推進智能制造平臺建設,推進兩化深度融合,重點抓好省級示范項目建設,全面推進兩化融合貫標體系建設,力爭有更多的企業通過國家兩化融合貫標體系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