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管理者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難以管理的員工,俗稱為“刺頭型”員工。如何處理與“刺頭型”員工的關系,并且化解因為這類員工所引發的矛盾與沖突,這的確是一項極具挑戰的工作。
對于管理者而言,這項任務是非常棘手的,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不問緣由全部予以嚴格打壓與辭退,雖然效率會高,但是效果往往不佳。作為管理者,應當能夠具體分析其心理特征、思維行為,做到對癥下藥與有的放矢。同時,秉承“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之理念,清理企業內部成員沖突之誘因,然后采取分頭出擊、各個擊破之方略。
1.“冷落+鼓舞”造就“虎將”
在工作中能力非凡的“刺頭型”員工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管理在打擊處理時,切忌簡單、粗暴,應當結合該類型員工的心理素質與專業技能,采取一套連環式的管控組合拳。
其一是管理者自身能力要過硬,能做到技高一籌。在技術、管理等方面一定要有足夠強的能力,以自身的實力來征服該類“刺頭型”員工,使其意識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以此消解其狂妄心態,挫敗其自負心理。
其二是管理者要充分發揮高超的管理技能,善用“馬蠅效應”的方法。這類員工從來不畏懼高目標,更難的項目,他們渴望實現自身價值。因此,管理者需要及時提供新工作與新任務,讓他們不斷接受挑戰,引導并激發起強烈的工作欲望與卓越的工作能力,突出其在企業中的能力形象。這樣既可以鍛煉刺頭員工的專業技能,又能考驗并達到預期的管理目標,讓“刺頭”員工成為企業的“虎將”。
其三是企業管理者可以采取“冷落+鼓舞”的策略,即:雪中送炭與錦上添花相結合。工作能力卓越的“刺頭型”員工在心理上也渴望被理解和欣賞,當面對業務的低谷或高峰時,如果得不到企業鼓舞和肯定,其工作積極性必然備受打擊。此時,管理者可以有意冷落其一段時間,讓其自我反省,再適時言輕意重地指出其癥結,幫其分析并從精神上給予鼓勵和支持,由此讓這類員工感受到領導層的關心和企業的溫暖。
2.流程再造,消除長“刺”土壤
一般有背景資源的“刺頭型”員工敢于頂撞領導、不服從管理的后盾在于直接或間接擁有的資源與背景關系。應對這類員工的核心就是在其資源與背景層面上做文章,設方略。
其一是擺脫受其資源約束和依賴的關系,提高企業自主經營管理權限和核心市場競爭力,究其根本上去消除該類員工長“刺”的土壤。如果企業能夠進行自我獨立經營和發展,不再受其影響,那么資源背景型的“刺頭”員工自然就失去了挑事避險的保護屏障。
其二是對于擁有企業特定資源的“刺頭型”員工實施流程管理再造策略。企業為了眼前發展和長遠戰略,可以將這些特定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既控制資源的進出兩端,也細化企業內部管理流程,然后對特定資源進行重新分配,架空背景資源型的“刺頭”員工,以此掌握資源擁有的主動權。
其三是領導者要敢于亮劍,決不姑息、妥協和縱容背景資源型“刺頭”的負面行為。一方面領導者要主動和“刺頭”員工的背景關系人物溝通,在照顧員工尊嚴的情況下如實客觀地陳述其工作表現和業績,爭取獲得該類型員工背景關系人員的諒解和支持,然后由其出面進行協調化解。另一方面領導者對背景資源型“刺頭”員工與普通員工要做到一視同仁,甚至對背景資源型“刺頭”更要嚴格要求,對于違反了企業管理制度的,要嚴肅批評教育,嚴重者要通過上級組織和領導對其進行誡勉談話。
3. 強化、豐富獎懲體系和力度
在職場中,由于一些員工對物質的獎懲失去了興趣,對公司內部的運營無法產生興趣,這些人雖然不會與領導產生正面沖突與頂撞,但對領導者的工作缺乏配合與敏感。作為管理者需要激活企業的活力或只需,明確心愿景與新目標,并且給予新任務的匹配,以此來將此類員工加以引導。矯正到企業的主流群體中來。針對此類無欲無求的“刺頭型”員工,需要強化、豐富獎懲體系與力度,并且將企業福利系統與工作績效直接掛鉤,破解這類員工將企業當作養老院、醫療院的思維范式。
對于離職或辭職階段的員工,要對其做出挽留,尤其是核心骨干員工,這樣能在員工群體中樹立起企業尊重員工、愛護員工的雇主形象。對于已經無法挽留、但其在企業內部傳播不良言論者,需要私下找其溝通交流,督促其站好最后一班崗,同時,安排人力資源部門盡快辦理好相關離職或辭職手續。另外,領導者也需要隨時反思和修正企業的職務晉升、績效考核、獎懲原則等人事管理內容,避免因制度的缺陷和漏洞而產生無欲無求型員工。